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朱云斐
[导读]
        朱云斐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324000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职院校作为幼儿教师的重点培养单位,在思想教育理念和日常教学模式方面都要进行改进创新,才能真正为美术欣赏教学夯实基础。由于中职院校对美术课程缺乏正确认知,容易产生轻视理论知识学习、重视实践技能培训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欣赏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中职专业美术欣赏课程提出改革,要求教师摒弃填鸭式的被动接受模式,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爱好发展特点,有意识性和方向性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独立健全人格素质,中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教学有严格的要求,专业系统的美术课程俨然成为重中之重。然而从各大院校反馈的实际学情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究欲望并不强烈,整体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倘若找不到教学问题的核心所在,直接影响高效课程体系的框架构建。本文简要分析专业美术欣赏课程潜在的问题,从要重视美术欣赏课程、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要教会学生赏析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欣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欣赏教学存在诸多亟待改善问题,主要表现首先,忽视美术欣赏教学的环节设置。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就业方向是幼儿教师,专业美术欣赏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教师普遍忽视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课程内容成为可有可无的学习部分,甚至有些院校并没有单独设置美术欣赏课程;其次,专业美术欣赏课程缺乏实际价值。为了培养出专业系统化的创新型人才,传统学前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繁重生涩的内容使学生提不起积极性;第三,中职院校主要给社会提供大量技能型学生,要求对各项专业技能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美术欣赏课程自然不在必考的内容中。既然课程内容都不涉及学业考试、工作分配,对于就业导向的中职院校来说不具备任何作用。
        二、有效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一)要重视美术欣赏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相匹配。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欣赏教学有严格的要求,从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美术技能,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多会从事幼儿相关岗位,他们也是幼儿教学课堂的重要决策者。幼儿的逻辑思维模式还处于发展初期,学习环境、各种教具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布置,才能切实保证每节美术课程的质量。校方出现不重视课程内容的重要原因是认知错误。因此,学校务必要定期组织教师到幼儿园进行调研,随时掌握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彻底摒弃枯燥固化的教学思维模式。通过降低专业美术欣赏标准的难度系数,使教学相关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此外,针对各大院校对美术欣赏重视不足问题,教师要适时适当的提升课程的关注,从幼儿角度思考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能依据经验进行简单的判定。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院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繁多,由于课时限制留给美术欣赏课程时间明显不足。各大院校必须有计划的增设美术欣赏课,分配不均势必会严重影响美术教学效率。由此可见,要想让美术欣赏课程与实践课程顺利的开展,教师要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从学前教育的就业发展情况来看,教师可以利用插播方式进行赏析教学,在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后,适当将课堂的话语权转交给每名学生。例如:在赏析国内外大师的美术作品时,前期教师要带着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再组织不同学生对这些作品逐次进行详细的评价,最后教师要针对出现的细节做好总结。在学生能够独立学会鉴赏方法后,教师和学生间可以进行角色的互换,使学生凭借自身的欣赏法去领着教师了解美术作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掌握不同美术作品的知识。在每节课程中将欣赏教学推进和落实,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长此以往既能加强学生自我學习的认知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为日后的美术教师生涯夯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做好监督管理切勿让互换流为形式,在关注学生表现过程中要做好相应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欣赏方法要给与中肯的评价,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三)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纳入学生的考核标准。
        多数中职学生都是为了就业选择美术专业,并不具备过硬的理论性知识,甚至对知识框架体系缺乏基础认识,这给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增添不小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日常的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提前把握好教材内容的核心精髓所在,根据美术知识的发展历史等特点,集中有序整理制定符合学生的培养计划,使学生从掌握美术的色彩和线条角度发出,在点滴积累中为后期美术创作做好扎实的基本功。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层次不齐,对各种各样的绘画技巧都不可能过多了解,教师在细化到每种不同绘画的明显差异,才能让学生有信心进行后续的美术学习。
        另外,各大中职院校并未给美术欣赏课程做好安排,使学生会觉得成绩好坏都不会直接影响就业,专业美术欣赏教学完全流于形式,这样的课程不具备任何的实际应用意义。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尴尬的教学窘境,校方要专业美术欣赏纳进学生考核体系。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成为主要的两种学习途径。因此,美术教师要科学制定全方位的考核方案,从绘画、制图和手工等多方面培养每名学生,使他们并不是为了敷衍了事学习,而是发自内心想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赏析大赛,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打出分数,最终将成绩纳进每学期的考核标准。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赏,在游玩中轻松的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
        三、结束语
        中职院校是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单位,要紧跟时代脚步重视教学实施方式的重要性,不要将思维意识长期限制在不变的模式里。要敢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诉求打破教学,积极有效培养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将更多的趣味元素融合到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最终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意义有深刻认知。
        参考文献:
        [1]户金.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才智,2018(11):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