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陈燕
[导读] 音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呈现方式,
        陈燕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松龄路分校,山东省淄博市,255100)
        摘要:音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呈现方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和品鉴应该从小开始注入全面培育的环节中,因此小学阶段接受系统化的音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要素,学生通过对于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能够从中直接获取情感的体验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价值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情感教育;教学实践
        引言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教学方式融合是给予学生除了课本上音乐理论基础的教学之外,更加深入的情感方面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情感的发散和与音乐相契合的审美感受。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音乐课堂上具备更丰富的情感,从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真挚地流露出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情感表达,切实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强化学生音乐感悟,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之所以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因为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都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思路,只重视学生对于音乐课本上一些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于音乐作品的表面化聆听。学生在学完一首音乐后,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没有直观清楚的感悟,这是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缺失的弊端。因此,融合情感教育有利于是学生增强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能够从不同的音乐类型和词曲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兴趣也是非常有利的[1]。
        (二)有利于提升音乐想象能力,促进艺术审美教育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这首歌曲本身,而是应该从有限的音乐歌词和曲调中获取更多的情感元素,这部分的内容课本上不会给学生直接呈现出来,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聆听的过程进行丰富的想象。这样的情感教学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以音乐为主的艺术审美教育效果的凸显。一方面,学生在想象力思维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得到最大化的释放,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情感教育的内容能够正确辨别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音乐故事导学,创造情感教育氛围
        在音乐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确立情感教育的教学措施,从课程开端就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顺其自然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与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音乐作品相关的趣味故事进行导学,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故事背景拉近与作品的距离,从而能够在其中体会到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学习小学音乐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聆听欣赏歌曲之前,先富有感情地讲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音乐故事讲述了王二小在日本鬼子来袭的危难之际,为了掩护他人将鬼子引入八路军的埋伏中,自己却英勇牺牲的故事。学生听完故事都受到很深的触动,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能够体会到王二小不畏强权,慷慨赴义的抗日精神。在这样的情感教育下,学生在学习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饱含情感,用音乐触动他们的内心。
        (二)启发音乐联想能力,课堂表达真情实感
        在音乐课堂上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深入的情感教育,就需要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沉浸在音乐的歌词和曲调中,并且能够结合音乐中的元素,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艺术创造力[3]。例如,在学习音乐作品《外婆的澎湖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澎湖湾的风景图片,从中能够感受到澎湖湾的美丽风景,从而能够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在澎湖湾的美妙情趣和海边活动的趣味性。在此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也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地联想,“同学们说一说大家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从而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于课堂的真情实感[4]。
        (三)视听结合音乐赏析,多元触发情感交融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除了可以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其发挥出有价值的一面,还可以运用新媒体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创新探索[5]。在音乐课堂上给学生利用音乐和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将视听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多维度的音乐教学体验。例如,在学习音乐作品《我们的田野》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录像,然后提问学生“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看到这样的视频自己内心萌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充分直观了解田野风光,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其中感受到音乐传递出来的情感元素。视听结合以丰富的课堂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音乐学习感受,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独特魅力[6]。
        三、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模式和策略的介入,能够使得原本单一和表面化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具有情感体验,学生能够通过细致的情感教学融合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元素,从而加深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赏析,切实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熊敏黎. 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北方音乐, 2018, 038(008):193.
[2]魏云红. 浅析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1):216-216.
[3] 张蕾.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 学周刊, 2018, No.359(11):173-174.
[4] 孙磊. 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8):57.
[5] 杨小康.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4):66.
[6] 李莲.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学的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0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