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涛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初级中学 321000
摘要: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曾经广泛流行于职场的培训手段,具有完善人格、提高品质等积极作用,将其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相对乏味的形式与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将课改后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本文通过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传统模式的常见问题阐释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实践拓展训练的意义与可行性,并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实践拓展训练措施提出了建设性举措。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实践;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阶段,在身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智力开发也较为重要,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情况下,利用拓展训练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拓展训练内涵分析
拓展训练也被人们称为外展训练,是全球最为流行的体验式培训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特殊的锻炼环境,训练学生的生存技能,使其可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身的团队协作效果。教师利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同时,拓展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在逆境的情况下,更好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迎接各类挑战。初中体育教师要想合理应用拓展训练,就要重视体验结果的研究,重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例如:游戏项目、跳水项目等,虽然此类项目较为紧张,但是,在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之后,可以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初中体育教师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需要利用体验训练为学生思想情感,以便于提升学生的体验效率,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讲解“跳跃”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安排一间游戏室,利用各类游戏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能力,进而增强其发展效果[1]。
2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分析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就要全面了解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进而提升其应用质量。
2.1理论依据分析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整体理论依据、教学理论依据与课改理论依据等。
第一,整体理论依据。就初中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实际教学任务而言,二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亲自参与到各类教学任务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训练的主要开展形式就是游戏,学生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拓展训练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增强其学习效果[2]。
第二,教学内容理论依据。就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而言,其与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多的共同点,主要因为拓展训练内容与体育息息相关,虽然拓展训练中有较多内容不属于体育教学,但是,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目的一致,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优化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体系。
第三,课改理论依据。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与综合素养,利用全过程教学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素质教育目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训练效率与训练质量[3]。
2.2现实意义分析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任务直接决定体育教学整体情况,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学校与体育教师开始重视学生体能的训练,将其作为较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虽然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在实际训练期间,教师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训练情境,难以增强训练工作效果。同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各类能力的培养。在此期间,拓展训练可以满足初中体育教学需求,逐渐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训练效果,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由此可见,初中体育教师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现行教学模式的必要选择。
3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引入措施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引入,逐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室内课堂教学方式
在初中体育室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端正自身的态度。
目前,部分初中体育教材中,涉及到健康知识的内容较少,无法提升学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力度,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初中室内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积极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增强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室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健康教育图片,为学生讲解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2室外教学措施
在初中体育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科学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拓展训练融合在室外体育教学中。首先,初中体育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丰富的教学环境,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初步的拓展训练认知。其次,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治安情况的分析,为学生讲解一些自我保护知识与技能,尤其是一些女同学,必须要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自我保护技能训练视频,然后在室外教学期间,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要分别扮演“歹徒”与“受害者”,然后练习自我保护技能的应用,确保初中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相关知识,提升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质量。
3.3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当前,部分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不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难以提升自身生活效率。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发挥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例如:初中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荒岛求生”游戏中,然后为学生设置荒岛求生相关游戏的设备等,使得学生在参与荒岛求生游戏的时候,可以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参与游戏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发挥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要求。
4结语
初中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体育教学问题,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优化初中体育教学体系,进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景学.浅析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32-34.
[2]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实践[J].才智,2014(13):66.
[3]范炳申.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