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李尚龙
[导读] 本文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研究背景,对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方法展开了探究,皆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知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任务。
        李尚龙
        广东省河源市紫全县尔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革的推广与实施,越来越多的的初中生物教师开始在教学中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教师们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发现只有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教材知识才能完成核心素养的内容渗透,才能借助高效课堂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研究背景,对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方法展开了探究,皆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知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前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不仅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和学习生物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让学生可以从生物学角度认知生命本质,遵循生物活动发展规律。所以构建高效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学习体验和认知,是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兴趣教学入手,建立学生生命观念
        兴趣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第一话题。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质量、课外活动探究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以学生兴趣为基础才能顺序实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也是如此,也需要将学生学习兴趣视为第一要素,要以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生物学科奥秘,才能让学生对生命现象有全新的认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念。
        例如,在学习《人的由来》这一节内容时,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对一些生活常识也有一定的理解,当教师问学生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脱口而出“是妈妈生下了我”。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幼儿都是从妈妈肚子里孕育和生长的。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一兴趣和好奇心的特点,从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等生物学知识,来为学生讲解幼儿是如何形成并成长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幼儿孕育短视频,让学生对自己如何孕育和出生的有整体的认知。随后,教师可以针对生命的珍贵和妈妈的辛苦为延伸知识,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发挥核心素养育人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以实验论证为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生物实验是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见证事实,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教学手段。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验的探知性和理论性,让学生先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在得出一定结论和事实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知识和理论的正确性,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实验中寻找真理和证据,验证自己所学知识和认知的正确性,从而可以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思维严谨性。
        例如,很多初中生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一章节知识时,都会存在一些困惑,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空间影响,也无法通过直接现象弥补抽象的知识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参与和观察实验,在实验中去验证自己所学知识和认知的正确性,从而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加深学生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提取动植物细胞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看到细胞结构,从而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验证,并从观察和理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释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以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适用的能力,学生探究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很多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自主学习和知识的传授,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和需求和感受。因为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中,需要交流沟通和互动,需要倾听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并及时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深入的探究学习。所以初中生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时,一定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让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合作学习来学习和领悟生物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对《人体的呼吸》这一章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堂问题,为每个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问题“我们人体吸入空气后是如何处理的?”、“氧气被我们吸入体内后是如何转化成二氧化碳呼出的?”、“人体缺少氧气会出现什么症状和表现?”。这样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以探究性的问题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可以让每个学生先从自主学习开始,然后在与其他组员交流学习心得,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每个小组都可以统一总结出答案。然后教师再根据合作学习结果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以现实生活为例,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物知识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体乃至环境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教学素材,可以这样构建生活化高效课堂,让学生在生活角度分析和理解生物知识,并对周围事物产生全新的认知,可以从特定的生活情景和现象中进行推理和应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挥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前后对比十年、二十年和五十年自己城市环境的变化,并为学生提供一些过去有关环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在对比中感悟人类活动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要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宣传环保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人一起爱护环境,从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结:
        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所以需要教师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从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探究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渗透,这样才能发挥课堂教学效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实验和生活实践中获得感知和收获,从而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锦.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J].魅力中国,2020,(4):162-163.
[2] 郭小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才智,2020,(7):207.
[3] 曹玉敏.利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生物学教学,2020,45(4):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