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冯汉锋
[导读]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先进性思想与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冯汉锋
        岑溪市筋竹中学  广西  岑溪  543209
        摘要: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先进性思想与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充分延伸与深度拓展,又是对当前中国国情、民情的全面兼顾与科学研判。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当前乃至未来的发展有着纲领性、前瞻性指引。而作为高中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践行育人要求,开展教学指导时,也应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将其灵活应用、科学渗透至不同知识、具体内容教与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思想、认识、能力上切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与目标,为确保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涵延展,教学效能提升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思考
        对于正处于认知迁移期、转折期、成熟期的高中学生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应该与国家、社会、时代发展需要相一致。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的构建、塑造、确立。但是,目前的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依然以知识灌输与强化训练为主,并未就具体学习内容与国情、民情有机关联、深度融合。这种单一性、空泛性、理论性教育方式,势必难以切实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与教育使命,对于学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塑造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教师应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探寻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的有效路径与科学方法,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达到切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全面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育人目标。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辅助,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开展
        加强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是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的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目标的深度诠释。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展,依然没有彻底摆脱以理论讲授为辅,实践应用为主的误区。基于此,教师在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时,应该以全新视觉、高点站位来审视思想政治素质之于学生成长、发展、求知、做人的价值,并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将其内涵深度衍射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领域,为“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目标实现而提供助力。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科学融合,也更加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与身心现状,为促使学生正确、积极、健康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提供保证。一是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倡导的一些丰富的育人要求予以进行充分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获得认识、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二是在教学方法应用上,多创设条件、提供机遇,引导学生应用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拓宽自身思想认识路径,学会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规范自身的行为,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塑造而拓宽路径。


        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驱动,推动高中学生思想认识的迁移提升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深度发挥,教师应该以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为载体,就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的诸多科学思想、正确认识灵活迁移至课堂活动视域,借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活动等,促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体验、感知中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以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获得迁移与提升。例如,在开展《经济生活》知识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案例,借助视频、动画、图例等素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并结合主题活动----“改革四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组织学生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观摩、采访了解等方式,用所学习的“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于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力、认同感,为促使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与价值观念的塑造。
        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载体,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综合素养的塑造
        寻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除了显性层面的正确引导、深度教育外,教师更应该注重诸多隐性教育作用的发挥。通过在课堂、班级、校园等营造文化氛围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等进行熏陶、洗礼、涤荡,促使学生在诸多触手可见的丰富体验中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并将其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所获有机关联起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例如,在开展《文化生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开掘身边的地域性文化资源,并将一些典型的正面形象、文化素材等融入课堂,使学生在时代先锋、身边榜样的感染下认识到服务人民, 加强政府权威, 增强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知识的作用与价值,既强化了学生对于诸多比较抽象、空泛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校园内设置文化园地,宣传阵地等方式,使学生在“润物无声”般的真实体验中实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的理解,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以切实彰显。
        四、结论
        总之,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是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又可以实现对于学生意识形态的科学构建,且对于教学效能的提升、学生发展的实现有着更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寻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实际为教学内容为基础,在显性与隐性层面加强研究分析,让学生在针对性显性教育引导、辅助性隐性教育驱动作用的带动下,学会应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谛,并将所学习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所获得的认识等灵活延伸、拓展、迁移至实践领域,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向着与学生认知特性相契合,与时代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方向而深度迈进。
参考文献:
        [1]邱龙虎,辜美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论纲——以国防教育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6):165-168.
        [2]黄菁菁,杨小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思考与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9(09):142-143.
        [3]史姗姗.开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峰论坛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8(03):140-143.
        [4]冯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28-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