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玩民间游戏 体验童年乐趣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灵仙
[导读]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娱乐玩耍活动
        王灵仙
        溧阳市周城幼儿园
        摘要: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娱乐玩耍活动,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贴近生活、风格独特的游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在人们的童年中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怎么样才能使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活动中呢?需要我们一起来研究。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活动;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幼儿园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了,现在的小孩子喜欢的是边学边玩,这样不仅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通过民间游戏教会孩子们某些人生道理。民间游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受时空的影响,简单易懂,深受人们喜爱。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容易吸引小孩们目光,更能在游戏中锻炼孩子们的身心,使其健康成长。
         一、合理安排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的难易程度不同,但学校不能一味将所有的民间游戏都安排到幼儿活动中,要合理挑选适合孩子们的游戏。民间游戏历代相传,种类繁多,有鲜明的地域性,能够短时间吸引别人的目光[1]。我们可以安排以下几类的游戏:
(一)挑选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是锻炼孩子们的头脑,促进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例如,猜丁壳游戏,孩子们可以根据对方出拳的规律,想办法获胜;常见的七巧板,孩子们要利用不同形状的七巧板拼出不同样式的动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活跃大脑。
(二)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所谓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便是增强幼儿的动作技巧和锻炼幼儿的体质。教师们可以选择简单一点的游戏,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老鹰捉小鸡,备受孩子们的欢迎。教师也可以当鸡妈妈带领孩子们进行运动,锻炼孩子们的身体。
(三)选择有关童谣类的游戏
        我们都知道,童谣流传世间很久。民谣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时尚。所以,教师在选择童谣游戏时,一定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求手绢、拉大锯、编花篮等等。民间游戏要想融入幼儿一日的生活,就一定要选择有意义的、精彩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意犹未尽的感觉。
        除此之外,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大小、发展的特点、性格方面进行分组。我们都知道幼儿园分为小班、中班、大班。我们不能胡乱将孩子们放在一起,要根据孩子们所在的年级进行分组。小班的孩子适合童谣游戏,教师们就可以选取几首童趣歌教给孩子们,吸引幼儿的目光。中班的孩子就适合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因为益智游戏刚好适合中班的孩子。中班的孩子正处在一个中间的阶段,所以教师可以让中班的孩子接触一下解环游戏,锻炼孩子的大脑[2]。大班的孩子则适合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挑战性的游戏需要突破自我,勇于面对,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获得胜利。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孩子,让大班的孩子们多多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渗透知识
        教师在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中要进行选择、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快乐,并在游戏中成长,达到在游戏中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这不仅仅对孩子有利,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有所提升。
        1.民间游戏当做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对于小朋友来说,学习很重要,游戏也很重要。学习能提升幼儿的知识素养,游戏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所以,将游戏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且能为教师和幼儿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把民间游戏的游戏玩法作为活动的载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例如丢手绢。不仅过程简单易懂,取材方便,更能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3]。


        2.在幼儿园集体晨练的过程中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也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民间
游戏运用到孩子们的晨练当中。我们可以将晨练分成几个阶段,并设计一下游戏模式。教师们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每种民间游戏,然后由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抽取,抽取到什么游戏,就要做什么游戏。每个游戏都要有小小的难度,设置“关卡”,例如,十以内的加减法或者写下几个数字,孩子们要进行闯关,再标记号作为标记,有一定的隐性的指导作用,从而增加游戏的挑战性。闯过“关卡”的孩子们教师可以根据游戏难度奖励相应数量的小红花。这样在晨练中渗透知识,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加孩子们参加晨练的积极性。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民间游戏一定非常受小朋友的喜欢,我们不仅仅要在晨练中渗透知识,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知识。一日生活中,教师巧妙运用过渡环节,结合民间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比如,让孩子们猜丁壳,输的孩子就要讲述一下今天老师讲了哪些故事,你了解了哪些故事情景?教师可以运用餐前和放学前时间段讲故事,告诉孩子们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粮食。教师还可以在孩子们睡觉酝酿时,利用民间游戏,讲民间流传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游戏活动,可以充分体现互动的教育价值,带孩子们做民间游戏。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孩子们加深所学故事的印象,同时也体会到做游戏的快乐。
        4.在环境中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和幼儿要经常进行活动,充分体验互动带给我们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在环境中渗透知识的过程中将活动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欣赏类的活动。我们都知道,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欣赏类的游戏,教师们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有关古时候的壁画,让孩子们欣赏,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第二个部分就是活动类。在教室外面设置的班报或者每日展示的墙面上展现幼儿们的活动,或者张贴教师收集的各种关于民间游戏的调查表、幼儿们参加民间游戏活动的照片和家长参加游戏活动时的反馈。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操作类。要增加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将民间游戏融入到生活环境中。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利用课本上的图画可以展示并介绍有关的民间游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幼儿园一般都会有图书角,孩子们在这一天之中的读书时间也十分重要,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孩子们读书的时间,将民间游戏中的童谣画出来或者打印出来,让孩子们在书中了解到民间游戏。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定民间游戏的规则,但前提是自己一定要遵守,否则成绩和奖励作废。
        5.在区角游戏中进行渗透
        所谓区角游戏,就是孩子们在游戏区进行的某种特定的活动。
         例:手工区、创意区、绘画区、益智区等等。首先,在幼儿园设置区角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繁体化原则。一定要设置适合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发展、能发挥整体优化功能。我们融入的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民间区域形式多种多样。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适合幼儿玩耍的材料,并且时刻观察幼儿的状态。
        幼儿园可以在空闲地方打造:“金陵七坊。”这也是民间游戏中的一种说法,幼儿园可以为孩子们打造:民间美食坊、民间工艺坊、民间雕刻坊、民间手工坊、民间话剧坊、民间表演坊、民间创意坊这七种。教师们一定要发挥这七坊的作用,让孩子们都参与到其中,享受民间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俊平.山西省S县农村幼儿园传统民间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盛慧慧.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调查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

[3]毕欣欣.幼儿园自由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个案研究[D].河北大学,2019.

[4]张风云.民间传统游戏引入幼儿园的尝试与创新[J].学周刊,2018,03:170-171.

[5]侯慧慧.城市小区环境中的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6]张雅丽,王再智,刘丽君,王慧婷,柳珊.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