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鹏飞
[导读]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的指向性及价值的取向性
        张鹏飞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省广汉市  618307
        摘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的指向性及价值的取向性,用学习来促进思考,用思考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学习水平,在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中,不断地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教育
        高校辅导员既是高等院校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管理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两重身份,连接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还当是大学生人生生涯引路人和健康成长的知心友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大学生群体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研究今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趋向和职业能力提升,对于国家、社会和学校,都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全方位完善
        辅导员素质涵盖了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媒介素养。我们要从以下的几点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1 .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习近平同志把“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作为“好老师”的第一个标准。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的引路人,是真理信仰的传播者,更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中国先进思想的传播者。
        2 .道德品质。现今,高校辅导员所应执守的“德”可以具体化为《标准》中的“职业守则” 。 “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这五条职业守则原则性、约束性、完整性地规范了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约束了高校辅导员的行为,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群体人人熟悉、人人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3 .媒介素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提供广泛的消息和传播正能量的空间,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如果不能正确地应用网络,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大学生网民本身实际上是懵懂无知的,高校辅导员只有在具有一定媒介素养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笔者认为,新媒体本身具备的传播特征会不断地对现有媒介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模式造成影响,辅导员应提升自身媒介认知应用技能水平,逐步增强媒介意识,以便对自身的工作思路进行调整,逐步在实际工作中养成批判意识,正确地辨识网络中传播的各种类型信息,最终满足社会转型过程中提出的实际要求。


二、怎样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明确目标的指向及价值,要以学习来促进思索,用思想来指导行动,用行动来检验学习水平,在这样一种好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有效和针对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1.努力学习,不断地拓宽自身的知识范围,构建出健全的的知识构架。首先我们需要用学习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辅导员当加大自我学习力度,主动去学习,并且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第二,能够将自己放置在发展的前沿,并且逐渐完善知识框架。当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快速变革的时候,辅导员应立于思想文化的前沿位置上。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调整调整,逐步让自身的知识框架完善起来。切实地解决学生矛盾,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类型的疑惑,变成学生的人生导师及可信赖的友人。第三,提高自身的学术钻研能力。辅导员应将深刻的自我认识作为初始点。将研究和实际行动相互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具备理论研究价值及实践性的研究果实。
        2.勤思考,理念先行。应充分应用网络载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从微博元年开始,将微博、微信及微电影作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网民的热情持续性不是很强,他们在上网的过程中会活跃在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平台中,逐步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力,但是与此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网络信息数据辨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隐性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在西方思潮下成为一个愚昧的传播者,如果放弃网络阵地,就相当于放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高校辅导员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型媒介形成一定认识,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这是现行辅导员规章制度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3.积极主动的找寻新方法,争取可以成为现行和隐性教育相互融合的辅导员。辅导员应当将所学所思和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应用检验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确地找寻出缺陷,并予以弥补,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总结工作经验,以便于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使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工作领域中发生的变化,逐步构建出显性和隐性思想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是两种相互补充的教育模式,同处于较重要的位置上,应得到辅导员的重视。
        4.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对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较深入的认识。首先在客观层面上对问题形成较深入的认识,也就是迅速发展问题,并承认问题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当对问题进行掩饰,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次,生源素质水平逐步下降,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较强,因此不可以片面地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而应当将本国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优化调整其他国家的学生工作模式,以便于提升我国的思政工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
         
        参考文献:《思想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11期.冯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6期.杨继平.顾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2期.赵庆典.李海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6期.李华.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3期.彭庆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