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般初中学校人文教育与管理方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叶北川
[导读] 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改天换地之当下
        叶北川     
        武汉市七十九中学 ,430034
        摘要: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改天换地之当下,初中学校、尤其是城市一般初中学校,心理偏常、行为叛逆的青春萌动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依然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在狠抓学生学业质量提升的同时,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实践人文教育与管理,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在实践人文教育管理管理过程,需要完成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学校;人文教育;管理方式
        引言:
        在当下法制社会的背景下,人应该遵从最基本的法律底线,建立属于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基本行事准则。不论经过多久的学习,还是通过长时间的社会工作,都不能脱离既定准则行事。而对于当下义务教育的范畴来说,主要是为将来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相比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建设上,而这些对于正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有效的管理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教师教育水平以及学校整体的管理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在相应年龄段,对于教育方式的接受能力,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调整。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更需要充分接触学生,掌握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性。以下将结合实践基础,探讨关于人文关怀在中学教育中,开展的形式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一、城市一般初中学校开展人文教育与管理的的问题与不足
        在初中教育过程当中,首要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中考,顺利获得高中教育的资格。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时下中学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学生心理失常、行为失范、抑郁叛逆甚或旷课逃学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城市一般初中学校,受高一级招生僧多粥少、生源基本素质所囿,特殊情况尤为明显。青春叛逆期的学生管理,存在着更大的难度。部分中学开始通过人文关怀的课下管理,与严谨的课上教学相结合,试图建立了一套全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但是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加大了教师在校园中的工作量。其次,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主次不清,容易导致学生忽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整体成绩的下降。另外对于初中生而言,过于成熟高深的人格教育,会产生拔苗助长的效果。因此在部分的实践过程中,会使学生提前产生逆反心理,提升了教师在知识教育上的难度。尤其是教师日后的人文关怀,无法在已经产生逆反心态的学生身上开展直接有效的工作。对于中学来说,应该存在固定的教育重心,以其中一点为核心,另外的教育形式作为辅助形式,这样不但能够将核心作用发挥到极致,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中自发地进行相应方面的教育。但是如今的情况却是学校常常不停的更替管理模式,造成了重心不明确,或是完全没有重心可言,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同时也丧失了完善学生人格的机会。


        二、城市一般初中学校开展人文教育与管理的方法初探
(一)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与人文情怀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这是为认真贯彻
党的十九大精神,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该文件的出台,为学校及教师研判和整改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标准,为学校规范办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蓝本。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又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方案和路径。2020年9月,中央八部委联合发文,提出《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提出了明确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学习,为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人文情怀,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支持。
        (二)人文教育于管理融入到课堂和校园生活中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对于家长来说,学生的成绩是首要的;但是对于教育本质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导学生掌握正确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在教育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将教师所要传达的人文关怀,在不经意之间传达给学生,并且能够在知识的学习中,结合一些社会中的实例,完成关怀的传递。而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来说,应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充分考虑学生对于教育的接受能力,可以在校园生活中,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设立艺术特色课程,通过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和辩论会的形式,加强人文关怀在学生中的作用。在中学教育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从学习过程当中熟悉学生的心理变化,尽可能的改善学生在校园中掌握学习的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准则。
        (三)改善校园德育氛围来体现校园的人文关怀
        最好的教育往往就是实际行为。在校园生活内,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道德培养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初中校园当中,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能够影响绝大部分的学生,经过调查,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提高。对于初中学生性格的塑造,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下,根据环境的感染进行个人习惯的培养,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校园的人文教育。而具体的开展人文教育管理的方法,主要是:可以加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对于各种事情的处理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在社会中完善自身的个性;也可以在校园中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相应的比赛和兴趣社,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场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课后休闲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学习的动力,在知识的学习上也能够更加高效,通过这些手段,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彻底贯彻到中学教育中。
        三、结束语
        传统教育,依然无法满足和适应当代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城市一般初中学校,应该特别重视人文教育与管理,从新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苏义成.基于人文关怀下的中学学校管理创新[J].读与写旬刊,2016,13(008):28-28.
[2]李国荣.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初中教学管理策略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00(021):214-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