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两国感谢表达的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王聪聪
[导读] 中日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
        王聪聪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中日两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感谢表达是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都会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感谢型表达,但日本更多采用道歉型表达。中国人一般在事前表示感谢,而日本人往往在事后多次表示感谢。本文以中日两国电视剧中的感谢表达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事例,从感谢型表达、道歉型表达这两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感谢表达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中日、感谢表达、对比研究

一、先行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日语研究者对日语感谢表达的研究日益盛行,但对汉语的感谢表达研究较少。
        刘静元(2008)《日语感谢场合中的致歉表达》对日语中「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等道歉式表现多表感谢的意思进行了具体分析。中田 (1989)以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诚实条件和本质条件为基础,对日语中的感谢表达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考察。
        李丽娜(2001)在《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研究》中,根据显形感谢词语的有无,将感谢言语行为分为直接感谢言语行为和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王丽媛(2007)《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研究》基于语言行为理论对汉语的感谢表达进行了分析。
二、感谢表达的分类及异同分析
        本文的感谢表达主要分为感谢型表达、道歉型表达和其他表达。
(一)感谢型表达
1、直接感谢
汉语和日语表达直接感谢常用的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汉语:谢谢、谢谢你、谢谢您、谢谢谢谢、谢了、感谢、非常感谢、真是太感谢了、太谢谢你了。
日语:ありがと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どうも、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サンキュー、感謝する、感謝します。
例:
A:お代はここからとっとくね。天堂先生のクリームパン貯金。(钱从天堂医生的奶油面包存款里出了)
B: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恋はつづくよどこまでも」
A: 这个送给你们,我从国外带回来的。
B:谢谢啊。
                                                                        《欢乐颂》
        中日两国在受到他人恩惠时,向他人表示感谢,体现了个人修养和礼貌。中国人最常用的感谢表达是“谢谢”,日本人最常用的感谢表达是「ありがとう」。“谢谢”和「ありがとう」在在任何场合,无论怀着哪种心情都可以使用的感谢表达方式。中国人在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之间,很少直接道谢,中国人认为对关系亲密的朋友直接道谢,会让人觉得见外。所以关系越是亲密,越是很少使用直接道谢。但是日本人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受人恩惠,就应该直接道谢。
2、间接感谢
中日两国人民常常会采取关心或者赞美对方的话来代替直接道谢。汉语和日语经常使用一些不带“谢”字的感谢表达。在表达感谢时,日语中可以单独使用「ご苦労様、お疲れ様」、等。汉语和日语表达间接感谢常用的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汉语:多亏你了、辛苦了、承蒙招待、承蒙关照、破费了。
日语:お陰で、ご苦労様、ご馳走様、お世話になる、散財。
例:
A: あの、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
B:もう、大丈夫、君のおかげだ。(已经没事了,多亏你了)
                                                                「恋はつづくよどこまでも」
A: 辛苦了,辛苦了
B:应该的。


                                                                          《欢乐颂》
        中日两国人民都会使用间接感谢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中国人会说“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日本人也经常会说「お疲れ様でした」,本质上也是一种寒暄语,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二)道歉型表达
        汉语和日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 ,是用道歉语来表示感谢 。李丽娜(2001)《汉语“感谢 ”言语行为研究》中提到说话者认为自己给对方造成了麻烦 ,就会用道歉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谢意,有指向又着重地向对方表述了自身亏欠对方人情的信息。「すみません」是日语中的道歉表达,在获得某种利益时使用是为顾及对方的负担,在表示感谢的道歉表达中使用是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汉语和日语中常用的道歉式感谢表达具体如下:
汉语: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让您费心了、真是不好意思、太不好意思了。
日语:すみません、どうもすみません、恐れ入ります、ごめん、ごめんなさい、悪い、申し訳ない、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でした。
        汉语中,说话者若认为自己的行为会给听者带来麻烦而致歉时,可以单独使用汉语的“麻烦”这一道歉表达,如:
A:最好是不要再发生这种事了。上次把我们吓坏了,害得我们到现在都不敢坐电梯。
B:真的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欢乐颂》
        像“不好意思”这一道歉型表达,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在汉语中若要表示感谢,只使用“不好意思”这一词语,那感谢的语言行为则不成立,如:
A:这个礼物送给你。
※B:不好意思。
        一般在表达歉意时,会直接使用“不好意思”。在表达感谢时,只使用“不好意思”,就违背了感谢的本来意图,可以认为是道歉,与现实情况不符,这也是汉语感谢的语言行为中不单独使用道歉表达的主要原因。“麻烦你了”不完全等同于“不好意思”,是不能通用的,但是如果和汉语的“谢谢”一起使用则没有问题。如:
A:这个礼物送给你。
B:这多不好意思啊,真是谢谢你了。
        与汉语不同的是,日语中单独的“道歉表现”却可以用于感谢场面,如日语的道歉表现「すみません」可以单独使用,如:
A:協力するよ。(我来帮你)
B: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
                                                          「恋はつづくよどこまでも」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读,西原玲子提出“听者至上主义”,即在重视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日语通过语言表现明确“道歉”与“感谢”状况不同,表示说话者顾及和重视自己给听者带来的麻烦,因而单独使用道歉表达。汉语的“不好意思”不能单独表达“感谢”,要与表示感谢的词语搭配使用。而日语的「すみません」却可以单独使用。这一差异,反映了中日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性。


结语
        中国和日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极为相似的理念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相似的理念之下仍存在着些许差异。中日两国都会使用直接感谢和间接感谢的感谢表达。但中国人不对家人和关系亲近的朋友直接道谢,认为这是关系疏远的表现,而日本人不仅对家人朋友直接道谢,还经常进行二次道谢。日本人一直秉持着“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因此,受人恩惠时经常使用道歉式感谢表达。正确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加强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保持友好往来。
        






参考文献
[1]西原玲子,1994,[感谢に関する一考察」『日本语学』.
[2]王丽媛,2007,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3] 李丽娜 . 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研究 [J]. 湖北社会科学 ,2001(9):93-95.
[4] 易欣.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34):33-34.
[5] 王茜 . 跨文化视角下中日礼貌语言比较 [J]. 语言建设 ,2016(36):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