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的滨水空间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严鑫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和滨水公园这个综合性公园里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和环境行为观察,探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特征及老年人不同休闲活动对空间的利用情况,同时调査了公园中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方面,以为老龄人休闲空间的改善提供依据。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本文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和滨水公园这个综合性公园里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和环境行为观察,探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特征及老年人不同休闲活动对空间的利用情况,同时调査了公园中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方面,以为老龄人休闲空间的改善提供依据。对中国老年化社会的来临,对城市滨水公园,城市建设和公共开放型公园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
        关键字:老龄化;滨水空间
        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对于老人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滨水景观公园作为最贴近老年居民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园绿地类型,是建设老年宜居环境、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研究对象。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当务之急是一些细节上一定要考虑中度老龄化这个因素,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一定要考虑老人的健康、安全、便利、养生等。许多城市都在建立生态宜居城市,从设计建设上就要优先考虑中度老龄化问题。比如:老年人一般尿急尿频,在公园里是不是应该多设置点厕所。又比如,在滨水空间走路散步锻炼身体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硬化的水泥路面往往对膝关节伤害很大。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该考虑中度老龄化这个现实,尽量布局足够多的塑胶跑道走道等。
        滨水休闲公园是公园绿地中最为贴近居民日常生活、主要提供游憩休闲服务的一种绿地类司时能够创造归属感与认同感,提高居民生活质而老年人群在生理与心理上有其显著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征。生理上主要表现为感知能力、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退化。心理上表现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的空虚寂寞、孤独失落的感受等一系列问题。
        滨水景观的规划有着重要的几大原则,首先是亲水原则;亲水即是指触碰水,接近水,感受水。水是大地之源,人类生活也与之息息相关,人类文明的起源就与水相关。城市乡镇大都依水而建,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我们必须要遵循亲水原则,要恢复人与水之间的亲切感,这也是恢复人类发展与水域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原则。
        第二个是环境优先原则,也被称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起源于十七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创作,在1969年生态设计之父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倡导以适应自然特征来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标志了生态景观学理论的诞生。
        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滨水空间各类设施的建设时,必然会对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冲突,各种滨水广场以及拥有的休闲娱乐。购物功能不断被开发,自然水体受到了冲击,因此在进行滨水景观区域的建设与开发时,一定要做好综合评估报告要平衡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必须与生态保护为优先原则,适度开发并已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引导,结合宣传教育,达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美观和实用的原则;滨水景观设计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达到美观和实用的统一。滨水景观属于公共开放空间,是供市民和游客们休闲娱乐观赏的空间,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设计师若只追求美感,却忽略实用功能,这种设计最终会被淘汰,美观与实用并存才是最好的设计主题。


        安全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注意的是防洪,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建设具有防护功能的护岸,护坡等,以及利用水一旁自然生长的植物形成保护带,当有洪水来袭,或者在长水期时,这些护坡和护岸都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案例:昆明翠湖公园
        昆明翠湖公园便是昆明老城区很好的滨水休闲公园,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北部螺峰山下,是昆明的重要地标,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属于中国传统的滨水景观空间。老年人们各种修身养性的活动,让我们能感觉到,那是一种对老年的关爱与尊重,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包容的态度。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安详与社会和平。老年人群的中国红的休闲服,老年人们的温馨与从容也就显得格外靓丽。在人们视觉画面里,这种中年红,也成了中国的一个重要元素。
        翠湖公园,不仅植物茂盛,景观与湖水的结合,形成了很美的滨水景观。而更让人感到的美,是那些老年的歌者与舞者。每到了天晴的晚上,往桥上看去都能看见一群老妇女在扭秧歌,或者跳广场舞。老妇女认真的那股劲,真是活力四射。在有一清晨,来到了公园里面。看见有一个穿着白色的练功服的老者,那个老者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他在临水平台边。有的打着太极,手上功夫真的是栩栩如生。他坚持打太极可能是一种修身养性,一种锻炼,一种勤奋的面对生活的方式。我又朝着另外一个植物茂盛的地方走了去,只见一位老先生正在招呼他的小孙子,小孙子在哪玩着脚踏板车,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惬意。
        公园里打着太极的老者,跳着广场舞的老夫人和招呼小孙子的老先生,这就是我们城市中无处不见的老龄人。他们无论的集体的休闲,还是一个人的漫步。都呼唤了这个城市美好的休闲空间。也可以这么说,如何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从老年人的生活中来观察得知。关爱老人,尊敬老者,以及为他们创造的休闲设施,生活设施,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宜居指标。只有规划建设出更多的休闲公园,休闲广场,休闲的景观空间,才是老年人悠闲,健康温馨的的晚年生活场所。如果将休闲公园打造得更有安全,有绿化,更加的开放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的老年人必将更加的幸福。
        为了能够使人们有个更好的休闲空间,我们的城市公园也是要不断更新的。要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案来改善。昆明翠湖公园的一些问题,改造过后那会更贴近与人性化。简单的说,公园里没有放置带有座椅的桌子,不方便午餐时间在附近工作的人在公园就餐,还有老年人打牌等活动。其次作为一座较为古典的园林建筑,其座椅的材质尽量选择看起来暖和的材料比如木制的座椅,而在公园外部放置了塑料和钢铁的座椅。翠湖公园桂花园原来是花岗岩地面,由于多次施工,建筑材料填补挤压,渗水功能性差,导致桂花长势不好,再加上十多年来游客反复的踩踏,磨损严重。到了雨季的时候路面变得湿滑了许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发现了问题,最近翠湖正在做着一些的改建工作,针对的是桂花园路面。为了使桂花能生长,同时响应海绵城市的要求,翠湖公园近期对花园进行的施工。把旧的路面拆除了,然后在对土壤施肥,消毒,这样才能使桂花长得更好,再把路面换成新型的渗水材料,挂花的透气性才能更加的良好,同时有防滑的作用,保证了老年人的安全问题。
        从昆明的翠湖公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城市有足够多的像翠湖公园这样的休闲公园,将是老年人理想休闲场所,他们会利用自己全天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个空间里面。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温馨,浪漫,休闲,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本。老年化社会的当下,必须以休闲的城市治理精神,去包容,去欣赏老年人们的“夕阳红”,去聆听他们的声音,听取他们的整改修建意见。未来将迎来老年人悠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胡小勇.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3
        [2]张新旭.薛梅媛.基于老龄化社会的公园绿地建设探讨.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4期
        [3]万子曦.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现代园艺2016年第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