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浅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吴承涛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地以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综合治理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整合各类平台资源,构建总体架构,通过系统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集成、交换、共享等方式,建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濮阳市公安局  457000
        摘要:近年来,我地以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综合治理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整合各类平台资源,构建总体架构,通过系统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集成、交换、共享等方式,建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设置基础应用模块,包括机构队伍、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报表、研判分析、综合查询等深度应用。并根据自身重点工作需要进行的个性化定制和扩展延伸,包括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指挥协调平台、领导辅助决策平台、绩效考核系统、可视化展示系统等,以满足其重点工作的应用。
        关键词:社会治理;机制;信息平台
        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台的内容
        以社会视频综合应用为目的,依托电子政务网络,采取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产品并集成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围绕社会综合治理重点业务,将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通讯、视频培训、视频点播、视频调解、视频调研、信息发布等功能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业务应用可视化、智能化、扁平化的综合高清视频网络系统。
        1、在市级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强化各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
        2、在县级综治中心,通过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综治委成员单位及其他部门人员力量的整合,有效集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深化平安建设相关服务管理职能。依托综治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3、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通过组织集中办公等方式整合有关基层力量,依托综治信息系统,建立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实体化工作平台,发挥实战功能,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工作联动,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4、在村(社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等作用,依托综治中心,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社会化服务,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并进一步向网格、家庭延伸,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建设采用统一建设的模式,平台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通过统一用户系统,各县(区)分配独立的用户帐号登录平台使用,不再单独建设综治信息基础平台,各地个性化需求应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展建设。
        二、社会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建设管理
        1、建立社会治理基础信息库。

包括统一的人口信息数据库、法人信息数据库、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汇聚各业务部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法人、地理方面的基础信息,同时为社会治理相关的各职能部门提供公共的基础数据支撑。
        2、建立社会治理资源共享平台。建成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和业务数据交换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提升社会治理的协同能力。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根据网格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对区域内人、地、事、物、情、组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深度应用。
        3、建立社会治理指挥协调平台。优化重组社会治理工作流程,使各业务部门能够在网络上协同工作,及时处理各类事件,实现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化、常态化、动态化、规范化、便捷化的目标。建立领导辅助决策平台。对系统中形成的大量社会治理的相关要素数据实现统一汇总,利用基础数据生成各类汇总报表、图形展示,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4、建立可视化展示系统,实现社会治理平台数据展示、时间趋势展示、区域对比展示、关联展示等,以可视化图表方便用户感知数据和交换操作。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平台的实施,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生成评价结果,对各责任主体进行综合考评。
        围绕“指挥、管理、服务、决策、共享”社会治理的工作理念,在统一的数据库基础上,建立指挥协调平台、综合治理平台、社会服务平台、领导辅助决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五位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1、具体设置应包括,机构队伍、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基础应用系统。提高社会矛盾收集和公众诉求上报的效率,对社会矛盾的化解实现信息化流程化管理,使民情第一时间掌握、纠纷第一时间调处、矛盾第一时间化解。
        2、市级相关部门及下属处置部门、区县、街镇、村(居)工作站提供社会治理处置的信息平台。各类网格成员上报各类社会不稳定事件信息,相关部门及镇村通过矛盾化解系统处置本网格业务范围内的事件,并实现各类信息的电子档案,不属于自身范围的事件统一上报到指挥协调平台中。
        3、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机构队伍进行统计汇总,及时掌握各级综治组织和队伍建设情况,促进提升机构队伍水平建设,增强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工作局面。机构队伍模块包括:综治机构队伍、群防群治组织队伍、基层平台建设等项目。
        总结:开展各级社会安全规范化建设,是党中央综治委做出的重要部署,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社会安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新亮点和新平台,是各级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它就像是社会治理的“大脑中枢”,筑牢了社会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