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黄忆蓉
[导读] 摘要:以地域文化为视角,使用相关理论分析现代市场景观设计情况,总结地域城市广场设计原则、策略及设计手法,力争创造文化与生态化的地域性城市广场景观,便于为日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工作服务。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以地域文化为视角,使用相关理论分析现代市场景观设计情况,总结地域城市广场设计原则、策略及设计手法,力争创造文化与生态化的地域性城市广场景观,便于为日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工作服务。基于此,文章就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工作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地域文化      城市广场      设计
        前言: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建设快速发展期间,国内城市面貌相继发生改变。但是很多城市广场大体相似,失去了文化与地域特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应改变原有设计特点,转而朝着寻求本土文化及地域特色方向前行,从而让历史文化与自然价值有效结合,如此方能设计出和谐美好的作品。
        1 地域性文化下的城市广场设计原理
        1.1 设计内涵
        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是单纯地表特征依附,与自然发展规律相符,且可以引起人们产生相同文化共鸣,另外,也是对地域景观的深入挖掘与修复。
        1.2 城市广场景观组成要素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本地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作用的共同产物,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景观构成要素分成人文和自然两种。其中,地域景观中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依存,难以分割。
        (1)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包含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植被、气候、阳光、风向等。其作为现代城市广场中的主要元素,也是组成人类行为空间的关键载体。
        (2)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将人作为主要主体,将自然要素当做主要活动标记,朝着自然要素不断向外延伸,是人们应用自然成果改造,表现出的不同意识形态。人文要素包含城市、居民点、种植园、绿洲等;还包含历史、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民族风情等。
        1.3 地域文化景观载体
        地域文化景观载体可以传递与承载地域信息,可以充分发硬地域文化。不同载体传递和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地域文化景观载体分为:园林道路、地形、植物、铺装、水体等不同方面。
        (1)地形。地形作为地域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景观设计主要骨架、对象及重要安置场所。其承载着连续的地域景观脉络使命,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界定、引导及分隔等方面作用。地形形态主要包含凹地、平地、山谷、盆地等。(2)道路。景观设计中道路十分重要,道路作为连接景观的重要枢纽,加强道路设计可以提升人和环境间的互动。道路不仅可以作为机动车道,也可以当做步行道,具备地域特点的道路不仅要和各组织与景点联系,还能提升人们对道路围合空间感知。(3)水体。水体作为地域文化景观中的主要构成,十分具有灵性要素。其既可以净化局部空气,还能调节微气候,故而经常被人赋予一定情感,从而为环境建设添加自然元素,从而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期间,应使用不同水体景观表达地域文化气息与自然情感。(4)植物。植物分为灌木、乔木、花卉、水生植物等。植物生命力较强,其既具备气候生态调节功能,还具备一定造景功能,引领人们视线,从而形成最佳景观空间功能。设计期间,应合理使用乡土植物造景,关心植物生长特点,同时使用植物变化规律,充分考虑植物生长与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确保人类、动物和谐相处。(5)景观小品。

小品种类很多,且是地域文化景观中的主要载体,再者,也是构成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具体而言分为景石、座椅、雕塑、圆灯等。设计与建设期间,应关注地域文化元素应用,掌握本地居民文化及审美取向。(6)铺装。作为景观设计中的物质状态,是构成景观的主要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一种。铺装在景观空间联系、承载地域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传承与展示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可以融入地域图形与图案,然后借助合理布局提升地域识别和知名度。(7)建筑。作为景观设计主要载体,建筑可以有效表达与传承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期间,建筑既指具体房屋,还包含借助物质手法限定环境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能用不同材料与形式来设计建筑换机你滚,便于合理营造建筑景观。
        2 基于地域性文化的城市广场设计原则
        (1)生态平衡;为了维护且保持本地生态系统完整,确保生态系统与生物链平衡,有必要合理应用本地资源,加强本地景观开发设计,确保其和本地地形地貌相互适应,加强本地植物格局配置,同时确保景观视觉廊道规划设计。
        (2)地方特色;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期间,应充分展现本地特色,具体展现在地域历史与传统方面,确保其和本地元素及地方特色相结合。尊重地域传统与历史,本地自然环境与资源,合理应用本地特色元素,尤其是鲜明地域特色植物与材料。
        (3)文脉延续;文化作为历史沉淀,融于生活和景观当中。文脉延续应关注本地历史与民俗,关注现实生活,同时站在未来与历史的交点上,关注本地文化传承,以本地文化为基础有效诠释,避免停留在景观形式设计符号化方面。
        (4)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主要思想,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入这一思想,努力建造人们居住环境,即可有效净化人们心灵。景观设计期间,应充分考量居住舒适度,然后设计出和人们思维与工学特征相符的方式,确保其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需求。
        (5)美学原则;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应与美学原则相符,即让人们对景观设计产生内在愉悦感,确保人的情感与景观相互统一,从而产生和谐、匀称等感觉,进而确保主客间相互协调。与此同时,还应关注景观层次设计。在景观连续性控制期间,确保时间与空间连续,同时有效控制景观设计风格、材料搭配、表现手法等情况。
        (6)经济效益;在地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期间,确保有效激活本地特色与个性,从而提高景观设计魅力,进而不断提高广场吸引力,推动本地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原则为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期间,应见识节约与经济性原则。
        (7)可持续原则。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期间,应合理应用各项资源,同时站在人类发展高度,用新的视角进行设计,避免对人们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合理应用可再生资源与新型技术,不断提升景观设计应用率,确保后代人继续应用各项资源。
        结语: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期间,除了要展现人性关怀外,还应与城市本地生活与文化内涵相融,便于找到和周遭环境间的关系,同时深入理解本地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关彦来.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2]董华琳. 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胡希越,胡卫青. 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实现[J] .建筑与文化,2016(6) :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