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
摘要:近年来,在山东能源党委和新矿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翟镇煤矿党委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指示精神,以打造集团公司职工培训示范基地为目标,建立起以“党管培训”一个理念为引领、“三级考核”和“六项收购”为支撑的“1+3+6”市场化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员工队伍素质,为绿色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关键词:党管培训、三级考核、绿色智慧矿山
一、树立“党管培训”理念,健全完善机制,顶层设计抓保障
(一)机制机构保障健全。制定以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负培训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一岗双责”培训责任体系,将职工全员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培训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和党群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建立完善矿井、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级培训管理架构,形成了党委统筹规划、督促考核,各专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各层级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闭环管理机制。
(二)搭建多功能平台。成立了创客联盟,以总工程师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总站,基层单位的5个大学生团队和13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联盟分站,组建密实充填、井下单班百人、沿空留巷等13个课题团队,先后投资40余万元为其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专业书籍等硬软件设施。成立了智能管理中心,统筹制定矿井智能化发展规划,采掘以专业为单位,机运以区队为单位,分别组建智能化运营团队,集中专业技术力量进行课题攻关。成立了技术研究中心,统筹矿井开采技术研究、接续管理和创新管理,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大数据平台,为建设绿色智慧矿山提供技术保障。
(三)政策资金保障到位。党政联合制定下发《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翟镇煤矿培训市场化考核实施办法》《翟镇煤矿创客联盟运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市场化培训、创客联盟工作纳入矿井人才培养和创新规划,对基层区队成效明显的培训经验进行推广,逐步把“盆景”有力地打造成“风景”。每年按矿井工资总额的2.5%列支职工教育经费,其中安全培训费用不低于职工教育经费总额的40%。确保了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专户专计、专款专用。
二、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学习成效,多措并举练队伍
(一)日常培训提升能力。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把党委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支部绩效考核内容,督导各党支部制定学习规划。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职教联络员,负责本单位职工日常培训管理、培训档案整理和日常职教业务联络等工作,充分利用班前班后半小时时间,通过现身说法、“每日一题”、安全善意提醒等形式,提升职工辨识危险源、消除隐患能力,提高职工规范施工、按章作业、正规操作的意识。围绕党员职业道德强化政治培训,丰富完善“三会一课”学习内容,剖析当前形势下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党组织建设问题,提高党员爱岗敬业热情,激发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集中培训练强本领。一是“积极送出去”。组织参加集团公司等上级组织的各类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先后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别到山东煤矿安培中心、山东省煤矿培训中心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二是“主动请进来”。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师来矿,分期分批举办专业培训讲座。每月组织一次全矿班组长论坛,围绕强管理、保安全、抓创效、提素质、促稳定等主题,分别从如何当好班组长、如何发挥班组前沿阵地作用、如何破解管理与被管理矛盾等方面,现场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现场培训提升技能。
围绕绿色智慧矿山建设,以实现地面集控、远程操控、无人作业为目的,组织技术骨干进行智能化培训,将传统开采模式进行深度变革。通过以师带徒、“一带一”结对子、岗位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岗位练兵,加快智能化工作面和掘进自动化的建设,强化相关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储备,提升矿井智能化开采管理水平。
(四)外出培训开阔眼界。以掌握技术、更新知识、开阔思路为重点,有效借助高等院校、专业机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素质。针对绿色智慧矿山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选送技术骨干走出去对标学习。
(五)学历教育优化结构。坚持“培训培养相结合、素质技能双提升”理念,以改善知识结构为重点,利用远程教育网,通过参加职工大学、山科大、中国矿大等大专院校举办大专层次班和大专、本科、研究生函授班,实施“技能+学历”提升培养,进一步提升班组长、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学历层次。
三、完善市场机制,做实“六项”收购,教学联动提素质
(一)内部市场化机制显活力。自1999年开始,翟镇煤矿探索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2015年创新实施岗位成本法,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管理在五、六级市场落地,对采掘、辅助、部室等所有单位部门的工资收入通过内部市场化结算,促进了班组、岗位提升效率、细化成本管控。先后制定下发了《全面市场化管理办法》《生产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各类培训项目和成果核定单价,形成培训价格体系。
(二)三级“市场”考核提动力。一级考核为矿井对各专业、基层区队培训工作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收购。将基层科区市场化工资总额的5%作为培训工资进行切块,制定月度考核细则,根据科区落实培训责任,开展科区自培、班组自训、职工自学、师带徒培训、月度抽考、技术比武竞赛等工作质量按比例兑现市场化工资。二级考核为基层区队对班组完成各类培训、考试情况进行考核兑现。组织开展月度安全诚信班组竞赛活动,对采掘、辅助专业安全诚信优胜班组进行认购。三级考核为区队对员工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将职工日常参加的“每日一题”、实操培训、技能考试等统一核定单价。
(三)六项“收购”制度保效力。一是培训工资收购。提高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培训考核合格的,按照当月所在岗位在岗员工平均工资待遇“收购”结算,让员工安心脱产培训。二是技术能力、学历教育收购。员工参加技术职称晋升并获得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且继续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对相应考评费用进行全额“收购”。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要求,对学历不达标的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并对相关费用进行全额收购。三是品牌课程收购。每年定期开展教师“品牌课程”“精品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同时,兼职教师按上课实际学时计发讲课津贴。四是技能等级培训收购。对首次取得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工分别按照标准一次性“收购”。五是培训资源收购。编写理论、实操教材,按内容难易程度和质量高低以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编制试题库,题目数量在500题以上的按2000元“收购”;拍摄教学视频,根据拍摄质量、矿采用率、员工自学点击量等进行综合评价“收购”。六是创新成果认购。根据革新实施效果,分别对重大创新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按照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
近年来,翟镇煤矿先后培养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8人、山东省首席技师1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泰安市高技能人才29人、技术能手78人等一大批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综掘一区、机电工区等6个党员技师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转工区、通防工区等3个党员技师工作室被山东能源集团命名为“金牌劳模”创新工作室;卢鑫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山东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也是目前新矿集团范围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装岩机司机可视化培训课件,在中煤协会组织的全国煤炭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