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上海市 200233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满足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还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建设信号档案管理,在使档案管理体现出数字化特点的同时,还应体现出标准化以及网络化特点,基于上述三种特点,推动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引言:
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信息存储工作尤为重要,信息来自人类在社会的各项活动,加大信息管理有助于使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正是满足信息存储的要求,一方面档案管理迎合数字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人们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档案管理运用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但是应注意的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档案机构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以及工作方式,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体系。
1.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电子文件存储与管理奠定基础。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会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运用期间会产生较多的电子文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电子文件的存储与管理,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做好重要电子文件的保护工作,通过设定访问权限,使电子文件始终处于保护状态;第二,我国已经加大投入力度用于知识产权管理,通过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知识产权;第三,有效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加强信息管理,有效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
2.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2.1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档案机构在日常管理期间,由于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较慢。档案机构应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以便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但是档案机构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信息采集工作、存储工作以及系统维护工作等无法正常的进行。
2.2 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档案管理领域,档案机构增加资金用于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档案管理工作量较大,档案机构应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服务器以及处理器等,但是配置上述基础设施,会使档案机构的运行成本不断提升,并且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维护基础设施。档案机构为降低工作成本,未能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导致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2.3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
信息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电子文件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纸质档案工作模式仍在运用,电子档案模式与纸质档案模式相互融合,采用双重管理方法,极大的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此外档案机构比较重视纸质档案模式,电子档案工作中产生的信息未能及时存储,许多电子档案信息出现丢失的情况,从而影响档案机构正常的工作。
3.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创新思想观念
档案机构应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替代纸质管理模式。在转变工作模式中,档案机构应体现出创新思想观念,一方面对纸质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另一方面档案机构应积极吸取先进的经验,为机构日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此外档案机构应勇于转变传统思想,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档案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增加资金的投入,专门成立电子政务建设部门,使档案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档案机构应积极与信息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使档案机构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全面提升档案机构信息化管理能力。
3.2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档案机构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信息采集、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以及信息存储等。每个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均会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机构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中结合实际工作,锻炼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业务能力,并且在培训中向工作人员讲解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知识,使工作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3.3 切实保障档案安全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使用大量的电子设备,并且档案信息的交流与存储均使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档案机构应切实保障档案安全工作,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避免在操作中引发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档案机构建设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网络管理,使档案管理始终处于安全状态,避免信息发生泄露以及盗取等情况。在档案管理安全防护工作中,档案机构应对以下工作环节加强网络防护,一是信息采集、二是信息分析、三是信息保存、四是信息使用。基于上述工作环节,建立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不仅使档案管理工作安全进行,还能切实保护档案信息。
3.4 创新管理工作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存储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我国数字化发展要求,并且为我国各领域发展提供依据。在数字化背景下,档案机构应切实做到创新发展,在管理工作中运用创新方法,一方面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模式运营而生,使传统的纸质管理模式发生变化,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电子文档进行传输与共享。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平台内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交流,使档案存储的信息更加真实,并且加快档案信息的更新速度。在更新以及交流档案信息时,工作人员脱离纸质管理模式的束缚,按照管理工作要求,对信息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整理与分类,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5 加强档案信息与电子政务信息的共建
档案机构应将自身作为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的基础,使电子信息作为档案资源,在信息化建设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在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使电子信息转变为统一的格式,方便存储信息的同时,还能提升电子信息的共享能力。档案机构应与电子政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网络建立内部循环系统,基于循环系统对信息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利用信息进行资源体现建设,档案机构会根据管理要求,通过对资源的分配,使管理工作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一方面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另一方面档案机构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如企业在获取信息资源时,会通过建立的政务信息网络,在网络中搜索关键字,即可快速查阅到相关的信息,企业按照信息内容进行生产经营,全面提升企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机构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创新管理模式,在创新管理模式运用期间,既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还要使档案机构与电子政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创出档案管理创新发展局面,在创新发展中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为各个领域提供全面专业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叶李芳.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探讨[J].城建档案,2017,(3).28-29.
[2]张玉娥.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95-196.
[3]徐焱.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