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鼻嘴公园生态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刘一波
[导读] 摘要:本案的鹅鼻嘴公园倡导文化生活概念,鹅鼻嘴公园通过功能与景观的结合形式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它利用原始的地形地貌来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原汁原味的、更生态、更具历史人文的开放性活动公园。
        江阴市城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案的鹅鼻嘴公园倡导文化生活概念,鹅鼻嘴公园通过功能与景观的结合形式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它利用原始的地形地貌来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原汁原味的、更生态、更具历史人文的开放性活动公园。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结合自己所学景观设计知识,对江阴市方城县的鹅鼻嘴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试图从生态角度入手给出鹅鼻嘴公园发展的合理性的判断,归纳总结成功的设计。
        关键词:鹅鼻嘴公园;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一、项目背景分析
        (一)区位分析
        本案中的鹅鼻嘴公园位于江阴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周围人流集中,具有典型的江阴市特色。本案的鹅鼻嘴公园区段,北面靠近长江、东依大桥,因长江之水作为鹅鼻嘴公园的水源。西北方向为带状公园,开放式面向人流,是江阴唯一集人文、历史、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公园,改造后的公园集休闲观光、文化娱乐、民俗人文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鹅鼻嘴公园。
        (二)现状分析
        鹅鼻嘴公园设计的劣势在于:(1)景点褪色;(2)游线单一;(3)缺少人文;(4)南坡景点空白
        二、初步方案规划设计分析
        (一)设计初步设想
        九七年,为观江阴大桥,鹅山初建成园。时代变迁,大桥景观已不再为旅游热点。因而,重新定位公园主题,使园林获得新生,是本次公园改造提升之主旨。
        廿岁今日,时逢霞客诞辰四三0周年,清人潘耒谓霞公“……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真游圣也。霞公西行,此为始址:少年霞客,鹅山瞰江,溯江求源,神人之志。为弘扬其精神,将游圣文化融入该园——主题之一。
        另古有鹅鼻积雪、鹅洲揽江之说,均述鹅山为澄江之胜迹;而今景色皆褪。令丰富其肌肤,润色其容貌——乃主题之二。
        鹅鼻积雪、霞客初游,鹅山自然、人文之志。今以造园之笔记之,叙之,以飨后人焉。
        (二)设计思想
        在总结众多的鹅鼻嘴公园设计案例,原地块的公园设计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区域内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新的设计中需要融入更多的功能元素,并且改变原有的传统设计形式,形成新的绿化景观中心。本案中的景观建设以景观观赏、提供运动空间、维护基础设施、营造人文环境、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轴,运用传统的造园技巧,吸收现代景观设计元素,将景观绿地营造的功能多样化,充分拓展街道公园概念的范畴和内涵。
        (三)设计定位
        文化定位:文化传承•自然生态•城市形象
        游圣故里  文化名园——兼具城市形象、休闲旅游、人文展示功能,以“人文”为景观主题,具有枕山负水、传承经典、历史传承景观特性与风格的江阴标志性景点。旨在发掘人文历史底蕴、彰显江阴文化魅力。
        致情怀•增功能•理环境
        设计内容一——增加 文化 ——初游园(霞客文化)
        设计内容二——恢复景点 ——鹅鼻积雪
        设计内容三——梳理 两个环境 ——主入口(游客中心)、小石湾古炮台(闻澜阁、源虹亭、引江亭、观澄台、瞰江楼)。
        (四)指导思想
        (1)鹅鼻嘴公园的景观设计考虑本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风格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 环境构成借景、对景、障景、漏景、框景等景观效果。


        (2)构筑完整的园林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等)系统。
        (3)设计中力求体现江阴市文化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4)突出“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设计要求。
        三、布局规划设计分析
        (一)总平面布局
        在鹅鼻嘴公园的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在近似长方形的规划地块上,西南片区布置初游园,占地面积约17000㎡,丰富整个公园的可游、可赏性。2020年是纪念霞客诞辰430周年,作为游圣故里,小城江阴应以霞客文化作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江阴重点旅游景区,分为主入口、霞客驿站、游圣祠、围墙、霞晖堂、游客中心。
        公园内布置有四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东南角,以文化中心为导向,三个次入口位于南面的主干道,次入口沿着公园轮廓线,风格统一、 镂空透景、 共融共生、依次排开。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次出口直对鹅鼻嘴公园,可沿着鹅鼻嘴公园的景观轴线直接进入景区。另外两个次入口位于娱乐休闲中心的左右两侧,可通过宽1m的小园路通向娱乐休闲中心的景观轴线。公园主景观以中心的娱乐休闲中心为主,优越的位置构成了鹅鼻嘴公园内的主体区域,“鹅鼻积雪造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功能分区
        整个鹅鼻嘴公园规划区分为三个部分,各游憩地组团分片布置在周边或融贯其中。以主入口的喷泉水景、景石、廊架、圆形广场等为景点;小炮台中心位于两个次入口之间,以方亭、梭子亭、六角亭、旱溪、五层七檐建筑、花架、观景廊、石亭、健身区等为景点;鹅鼻嘴公园连接最西端的次入口,以商业建筑、入口小广场、水幕景墙、半圆形广场等为景观。鹅鼻嘴公园的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三个功能分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鹅洲氧斋健身等场所,作为公园的重要景区,它不仅美化了游憩环境,而且是人们的交流区和生态区,“人-观赏-休闲-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鹅鼻嘴公园 “古建筑-生态型”的规划设计原则。
        四、具体方案设计分析
        (一)植物种植设计
        鹅鼻嘴公园的植物配置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不建议在规划中采用单一的规格、种类的树种,在配置中也不建议使用大量的单一树种大面积的片植,这样会造成视觉上的单一平乏感,不能更好地体现植物的形态与色彩。在鹅鼻嘴公园的植物设计时,多考虑垂直和平面上的植物多层次搭配,将植物与硬质景观充分结合,利用植物软化边界线,营造大小不的开放、半开放或封闭空间,在平面和立体上形成空间上的高低、缩放变化。
        (二)景观小品设计
        建筑风格延续原有明代风格。本案鹅鼻嘴公园设计的关键构想就是文化的再创造,再创造秦淮文化的辉煌,所以在小品雕塑的选择上至关重要。小品的主要设计包括垃圾桶,室外桌椅,浮雕墙,雕塑,喷泉,指示牌,路灯等。浮雕墙、部分雕塑和室外桌椅采用石料。指示牌、垃圾桶和路灯使用钢制,喷以青铜色漆,仿青铜样式,造型多采用秦淮艺术雕塑。人是鹅鼻嘴公园景观设计的受众者,景观小品的设置以方便人们为主要目的。小品是景观的亮点,当人们以缓慢速度游览园区时,必然会去欣赏到小品,通过小品的设计人们又可以了解到江阴的文化,文化再创造这一概念又一次体现。
        五、设计总结
        本公园的设计创意灵感来源于园林对城市发展的重要生命意义的联想与思考。现代的公园园林景观,通过与其他景物之间的有机结合,真实型的造型,生动活泼,富有含义,展现了文明、和谐、生态、环保的广场景观环境,供人观赏、娱乐,怡人性情,既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又美化了景观环境,营造了立体化的广场生态空间,形成了多层次的景观空间,提升了广场形象,升华了所营造的主题,丰富视觉效应,达到了与公园环境的协调美。
        参考文献
        [1]王俊杰.我国鹅鼻嘴公园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苏州大学,2011,22(04):89-90.
        [2]邵晓艳.继承与发展——鹅鼻嘴公园景观重塑的意义及作用[J],丹东纺专学报,2012,25(01):45-46.
        [3]过伟明,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J].园林景观,2010,18(23):48-49.
        [4]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的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J],2013,22(09):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