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新科莱天然气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企业在国家现代化生产及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企业开展政工管理,并积极进行政工工作模式创新,能有效地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然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仍有较多的企业存在着重业务轻政工管理的问题,这给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造成较大阻碍。新形势下,积极地进行政工工作开展方式创新,不仅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而且当今时代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企业政工管理;创新改革;必要性
1导言
影响企业发展的不仅仅有生产效率,同时还有政工管理水平,因为政工管理关系到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工管理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然而,现阶段的政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领导层不够重视企业的日常政工管理,使得企业的政工管理较为落后;还有一些企业的政工管理理念较为传统,影响政工管理的效果等等,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甚至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由于政工管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未来运营与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
2企业政工工作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2.1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政工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改制背景下,企业对于政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短期效益来看,政工管理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而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政工管理也决定了企业思想发站方向。基于这一特征,在企业发展中进行政工工作创新,能使得企业管理工作从朝着民主化、制度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同时,企业全体员工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开展工作,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2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
从本质上讲,政工管理是企业软实力构建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通过政工管理教育,能在提升企业员工素养的基础上,使得全体员工树立共同的工作目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政工管理能帮助员工树立强烈的责任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这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
3企业政工管理现状
3.1政工人员水平不足
企业的政工工作并不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对于从事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相对来说门槛要低一些,然而,这并不是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专业度不够的原因。许多企业由于政工工作的这个特点,而在政工工作人员选拔的过程中掉以轻心,最终导致政工工作效果不佳。而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为:缺乏对于政工工作人员的考察制度、企业没有为政工工作建立一个较为专业的团队、对于政工团队的日常工作缺乏合理的考察体系。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政工干部年龄大多集中在40-60岁,30岁以下的政工干部人员占据极少数。还有很多企业甚至没有达到人员配备1%的要求,实际的政工人员仅仅占据企业总人数的0.5%,影响政工工作的开展,实际政工管理效果不佳。
3.2政工工作开展形式单一
政工管理形式单一是企业政工工作开展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在政工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有效地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调研,其对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不清楚,致使在政工管理中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其次,政工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系统性的设计工作开展方案和方式,然而在企业,政工管理并未进行明确规划,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具有较为明显的随意性。最后,企业政工管理也只是对现阶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这种工作开展方式缺乏远见,同时给员工带来一定压力,致使基层应员工对于政工工作开展存在抵触心理。需要注意的是,新形势下还应注重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工管理的融合,然而在企业内部并未建立系统化的政工管理网络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下,极大地降低了政工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质量。
3.3政工工作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的市场和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企业都发生了巨大的改观,而政工工作属于企业管理经营的一部分,随着企业的升级改变,政工工作也需要处理一些因变更而出现的问题,如政工内部领导的关系、政工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关系,政工部门与政工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工工作和本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政工工作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关系等,健全的政工工作管理机制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解决问题,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所有的政工工作便如无头绪,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员工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无法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还会使政工工作人员感觉疲累和徒劳。
4企业政工管理创新途径
4.1转变政工工作思想观念
目前在企业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将从严治党方针作为重要内容,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基础上进行政工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了强化企业的政工工作要求,要求企业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员工们需求的满足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强化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力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从严治党也是强化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政工工作开展流程的重视跟监督工作,要求企业内部的党员干部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并且要通过强化党建工作等模式,来提高企业领导干部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要求企业的政工队伍们能够深入到职工队伍中,加强跟企业员工们的沟通跟交流力度,这样才能够明确企业员工们的实际需求,有效缓解企业跟员工之间的用工矛盾,对于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2调整管理模式
对于企业来说,任何的改革都应该是从上至下的,只有这样的改革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对于政工管理方面的改革也应该从领导层开始,这样才能够保证改革价值得以体现。在新时期发展的当下,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式,就要让政工人员开展趋势预测,以基层为主开展调查。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由领导层开始,逐层递进,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以此保证企业政工管理创新改革的实效性。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最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道路方向的政工管理理念。
4.3提升政工人员专业素养
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离不开一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政工人才。对此,在积极引进政工新人的同时,企业还应积极进行显有政工人才的有效培养。在政工人才培养中,应注重三个层面的有效创新:其一,不断提升政工人才的政治素养,新形势下,要求政工人才坚持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同时高举爱国注意旗帜,为企业政工工作开展贡献力量。同时企业政工人员应具有较高的党性,忠于党,遵从党的指挥和安排,严守党的纪律。此外,在政工开展中还应坚持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的管理目标,确保政工管理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二,应不断提升政工人员工作能力,确保其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工作方式转变,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其三,还应保证政工人员具有较强的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和人文意识,在实际工作中,高度认可自己的职业,进而以较高的道德修养服务于企业政工管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结束语
总之,只有不断地改变政工管理制度,才能让企业未来的道路变得更加开放性多元性,只有重视企业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推动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睿.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8(21):28.
[2]何巍.企业政工管理的意义及其创新策略解析[J].低碳世界,2017(08):267-269.
[3]李鹏.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方式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6):77+79.
[4]江佑进.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J].中国有色金属,2020(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