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贵州省思南中学 贵州省铜仁市506100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日常教学的真实情况,从“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做出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字:高中语文;语文思维;小组合作;思维方式;教学情景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的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反映,而语文思维是在语文观这一基础上,思维主体的语文思维结构作用于所要研究的探讨对象上,使之产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这一过程,语文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特定的语文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局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转化,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对于高中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使学生对语文了解的更加透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从而达到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一、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意义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教学,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学生非常依赖于教师的引导,这就导致了学生只是学会了机械式的语文,没有学会自己应该如何去思考,没有形成特定的语文思维,就不能在语文的学习中高效率的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这就有利于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单一、乏味的课本知识转变为更加有趣、更加创新的语文课堂,使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将这种语文思维运用到语文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前提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形成特定的个人语文思维,那么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然后充分利用身边有限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学生对于网络和电子软件大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将课本内容与多媒体充分的进行有机结合,将文字转化为一张张有趣的图片或者精美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飞向太空的航程》的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航天工程的新闻事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找出当年“神州五号”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准确的了解我国航天工程的具体情况,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比单纯的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要感受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以后可以再对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了解新闻的价值所在,感受新闻真实性的特点,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特征,让学生在极高的学习兴趣之下,提高教师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就是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去看待语文中的问题,利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利用情景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将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利用课堂中教师专门创设的教学情景展现出来,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的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学生下次再遇到相关的问题就会知道应该如何去以语文思维进行思考、解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的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本篇文章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教师可以在学生通篇阅读文章之后,利用多媒体的方式结合课本中文章的内容渲染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好,比如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荷塘月色》这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歌曲,还可以找出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之后再结合文章进行讲解,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中心思想,还可以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文章中寻找,这样在教学情景中一问一答的课堂提问模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特定的语文思维方式。
(三)进行小组合作,加强学生思维交流
教师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还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拓展延伸,使其能够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在小组中的交流和沟通,在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现学生的思维扩展。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离骚》的相关课程的过程中,这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诗歌,并且非常的有特点,学生需要对此进行背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然后让学生对本篇诗歌进行背诵,学生在小组之间可以两两进行互相监督、检查,保证背诵的效率以及学习诗歌的质量,而对于教师对本首诗歌的解读,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小组进行展开,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学生的合作小组中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后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个代表在课堂中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就逐渐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
(四)加强实际应用,锻炼学生思维灵活
课堂中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培养还不足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或者开展一些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不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模式局限在语文课本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参加,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的使自己的语文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加强学生语文思维的实际应用能力,从多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得宝贵的经验,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的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体会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的献身精神,还要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本篇文章后,在班级里开展演讲比赛的活动,还以“我有一个梦想”为演讲的主题,让学生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更加了解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参加实际语文活动的过程中就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对学生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身边有限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注重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面对语文考试的时候能够正确的利用语文思维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参考文献:
[1]于军.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7, 000(046):143.
[2]冯庆玲.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000(008):7.
[3]杨丽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21):2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