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梅花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德兴小学 广东 梅州,514021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学生的实际着手,并且为学生营造出更多可供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活动。”在传统小学教学模式中,其过度把课堂的主体放在授课老师的教学方面,导致教学期间老师很容易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忽略掉,约束学生的自我发挥能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开展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和提问式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总担心学生能力有限,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顾虑学生听不懂,掌握不了所学的知识点。甚至课堂时间学生消耗太多,影响教学进度。其实教师不必过分忧心,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把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出来。同时,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有效性
1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要加大课程的合作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把握更多的方式,感悟新的知识,老师在授课期间还要将学生当做主体,关注其兴趣的引导工作,提升质量,达到提高其综合素养的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们相互讨论,共同解析,有利于学生取得其他同学的长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大学生们相互沟通,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并且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以及进步,充分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力提高,增强学生在思考期间发现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在团队当中的合作意识以及精神,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3.1使用课堂上问答的教学方法,加强小组和师生互动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模式就是问答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激发学生思想实际能力,加快理解能力,探寻处理问题的思路,更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所以授课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来设置不一样的问题分给每个小组,在合作讨论的情况下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高,老师还可以设立各方面的引导问题,将学生的思想激活起来,指引学生带领问题反复课本,加强其探究能力。同时在反复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期间找到乐趣,将自己对数学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提升,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延伸性的问题,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开展课外探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
我在教授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商不变的规律》的这节课中我就用一则《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并提出一个问题导入,很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展开小猪讨论,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那节课的学习效果。故事内容如下:孙悟空想让猪八戒干活,猪八戒想吃西瓜。孙悟空给他4个西瓜,平均分吃2天。猪八戒嫌少,孙悟空给他8个西瓜平均分吃4天。猪八戒还嫌少,孙悟空给他16个西瓜平均分吃8天。猪八戒连声说好并使劲干起活来。孙悟空笑了。
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孙悟空为什么笑了?他应用了什么规律使得猪八戒满意了?
老师在设置一些问题时,需要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全面考虑,在学生可以理解的前提下,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确保其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设置,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并且形成很好的探究思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2设计灵活丰富的趣味游戏,提升教学效率
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将课堂氛围调动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成为活动的主人翁,进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教授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这节课中,穿插了一个感知游戏:提前准备好枫叶、数学课本封面、硬币和荷叶等学具,再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当小助手带领大家摸一摸这些学具的面,感受面的平滑,感受面是有大有小等,从而为这节课学习面积的概念和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授课老师可以运用布置作业以及组织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生活实践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例如在教授《长方形面积》后,让学生回家计算自己客厅的面积,再到商店尺寸规格和单价,并算出购买瓷砖的费用。由此,既能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不断进行丰富,而且又能更好地推动其创新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3.3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确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并不是全部的老师都可以在任何一节课或者任何一节课堂环节中都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过程中使用过多,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们产生反感以及疲惫感。因此,小学数学的老师应该依照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一、老师可以选择在提出问题过后开展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课过程中,其内容是关于找规律的,这节课程授课老师可以充分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在自我思考以及完成学习期间很容易会遇到困难,没有办法完成学习的任务,这种情况授课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情况,部分授课老师都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好方式。
例如在对《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个内容进行教授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以下三种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第一,在上课之前可以为小组提供一些图形,并且组织学生观察,找出这些图形当中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小组共同仔细观察该图形和其它图形的差异,最后汇总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第二,引导小组拿出纸笔,在指定网格中绘画平行四边形,由此加深对该图形的了解。第三,为小组提供不同形状的基本图形,比如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小组自主动手来完成平行四边形的拼接任务。这个阶段教师先让各学习小组自行操作,然后由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不同的图案进行拼接的过程以及方法,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能力。
结语
总之,授课老师需要改变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将小组合作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正确引领学生激发其兴趣,降低学生在过程中所存在的排斥心理,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进行,并且喜欢上数学课。其次,授课老师还要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可以从增加课程互动和活动来加大的合作性,提升学生爱好,使其能主动参与到当中。使用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出来,加强学生的课外延伸能力,确保其在轻松氛围内愉快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自身思维能力以及他人学习的办法,并从中获取经验,可以更好提升自身的学习技能以及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德云.让变得趣味非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探讨[J].课外数学(上),2017(3).
[2]杨俊平.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9(18).
[3]李正霞.让变得趣味非凡——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教学[J].学周刊,2019(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