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茂苍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
摘要: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用一个崭新的视角看待世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想要透彻把握化学的学科知识却很困难。这和学生自身的认知理解能力较弱有关,也和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策略方法上的不足有关。进行情境化的教学,这是化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对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学科水平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教学;实现
一、情境创设的化学教育价值
1. 情境创设改善课堂氛围
创设情境,通常是以故事性的情节和内容来充实课堂,这让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感受更加具象化和有乐趣。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化学教学,会发现学生参与学科讨论研究的热情更高,发言的意愿更强。这对于改善课堂氛围有积极作用。
2. 情境创设引导主动探究
除了优化课堂氛围,情境创设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接受效率比较低。开展情境创设,在特殊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热情也越发高涨。围绕教师在情境中设置的任务,学生能够主动发散思维,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活学活用。这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学科知识。
二、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现状
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其优势和价值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情境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可否认。目前,情境化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果并不成熟。很多教师并不擅长围绕化学知识构建情境,情境内容设计陈旧老套,学生的新鲜感会逐渐消失。而且,很多教师对情境化教学中的活动进度节奏把握不够精细,在情境的构建铺垫过程中浪费时间比较多,后续的教育活动进行得并不顺利。
三、优化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开展情境化的化学教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情境,更要能从情境中挖掘教育要点,下沉教育成果,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发展进步进行积极引导。
1. 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观
化学其实和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不过很多学生日常生活中不会用化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和生活经验隔离开。这就弱化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觉得化学学科没有价值,没有用处,学习成绩也往往不理想。采用生活情境融入化学学科,是指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中用到化学的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学到燃烧和灭火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会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加热,你能想到哪些明火加热的方式呢?”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生活情境。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指出,可以用打火机点燃物体进行加热;有的学生指出,可以用煤气、天然气等进行加热;有的学生指出,可以用木柴等物体进行加热。
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对燃烧这方面的化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后面的课程中应该如何灭火,如何阻断物体的燃烧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 利用微课视频构建情境,具象化展示化学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的抽象性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比如,关于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还有溶液的乳化现象,在教材中只有一些文字性的描述和简略的图片展示,学生对这一化学现象的理解并不直接,也不深刻。利用微课视频构建情境,教师可以对溶液的吸热、放热、乳化现象等进行更加生动的展示。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关于溶液吸热、放热及产生乳化现象的实验视频给大家看,如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要求在试管中分别加入5m L水和植物油,然后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洗涤剂进行震荡。这样的实验过程在微课视频中即可非常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震荡,试管中的溶液所产生的乳化现象,大家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就是一种情境化的教学,它把学生并不熟悉的情境或者现象用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即便我们不在课堂上做实验,学生也能对化学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在以微课进行情境教学时,我们需要做好和学生的互动,以保证学生在微课视频中获得有效信息,对化学知识有充分的把握。比如,在微课视频中给学生布置任务:“请大家注意观察微课中的实验过程,把你觉得重要的环节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任务驱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微课视频中的内容有更细致精确的把握。这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有很好的效果。
3. 开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情境教学
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有难度的学科,从化学概念定义到化学原理现象,很多学生的理解并不透彻。我们在设定情境进行教学时,也常常见到一些学生对情境任务完成得不理想,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进度和节奏。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情境,达成教学成果。
比如,在围绕化学与生活这方面知识进行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青少年人群提供一份健康有营养的膳食套餐。这是一个情境化的教学任务,考验的是学生对膳食营养、人体营养需求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能力。在这种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需要对照研究化学课本中的知识点,还要相互讨论制订符合青少年人群饮食成长需要的膳食方案。学生还可以对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学校里提供的餐食品类来考察这种膳食供应是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学习理念、学科认知相互交流借鉴,起到了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巩固认知的效果,是情境化教育服务学生化学水平提高的有效尝试。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鼓励小组创建情境,鼓励小组研究情境,鼓励小组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的情境教学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真正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束语
化学这门学科有很强的抽象性。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特别微观的情况下发生的,或者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到、注意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很多学生对初中化学比较陌生。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实验,学生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进行情境化的教学,通过情境构建,化抽象为具象,化枯燥沉闷为生动有趣,这是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科教育成果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 余亮.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以“爱护水资源”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05):19-21.
[2] 杨凡.创设情境演绎精彩——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31.
[3] 魏民.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