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技师学院 湖南衡阳 421101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向成年人的成熟心理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加,来自学校的课业压力,即将走向社会,即将面对未知生活的压力等等多重压力导致大学生近年来出现休学和退学的情况不断增加,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关注的焦点,该文笔者将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重要性;策略
引言
在多数的线上教学平台,都有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资源,引用现有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疫情后,面对越来越多的线上课程,学生的焦虑感变得越来越明显,线上教学的弱点和弊端逐渐开始显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基本素质提升的课程来说,普适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似乎也没有真正达到改革的效果。
1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阐述
1.1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认识上将会出现偏差
其一,长时间接触新媒体将会对学生的感知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过度的接触社会使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下降,同时还会出现思想麻痹等问题。美国教育学家曾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调查得出,在新媒体上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比打算设定的时间要长,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过多的信息浏览而影响课程的正常进行,打乱了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其二,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信息学习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过多的信息存储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的现象出现。但是当外界信息输入的速度过快,并且超过每个人接受的能力的时候,就会产生信息接收过载现象。在学生的心理层面和思维层面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过多的信息存储,将会停留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将会产生极大的干扰,无法进行充分的思考,从而影响学生自身学习价值观,无法体现出良好的思维深度。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还会产生错误的信息利用。
1.2教学课时偏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共18学时,全部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如今,随着复杂社会环境的以及家庭不和谐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比如:抑郁、厌学、精神焦虑,甚至自杀等,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因此,18个教学课时对这门课来说有些偏少。另外,由于这门课抽象性较强,如果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很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3将会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
新媒体传统媒体存在一定的本质区别,新媒体能够将传播的内容展现出一定的公开化元素,并保证所表述的内容不会受到任何一方的控制。特别是在现代网络教学的全面发展之下,引入了更多的西方理念和西方制度。潜移默化当中对我们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经济观产生一定的改变,对于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形式和集体主义形式将会产生一定的忽视,更多的关注资本主义形式和个人的拜金主义,往往会产生唯利是图的观念,对于个人的人生道德将会产生一定的扭曲和改变,根本无法对新课程产生良好的兴趣。
2改进措施
2.1改变传统单一模式授课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给学生讲解心理学产生、发展、概念性的内容,通过提问,和学生探讨的方式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是什么,怎样做能让自己心理健康起来。但是没有办法针对心理学的特殊性———每个人内心需求不同做出细致有效分析,进而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单一,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有趣,所以学生在上课时会觉得心理学很枯燥,没有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使学生自主地去进行学习和探究,无法掌握排遣心理压力的方法,以后遇到心理问题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和解决。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心理健康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改变传统单一模式授课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2.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
在新媒体的促进之下,能够保证心理教育课程全面的开展,主要是因为通过新媒体信息能够开展有效的实践心理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与利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在活动开展实施的时候,能够更好发现自身心理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做到全面的改进,使得自身养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无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工作当中都能够进行积极的应对,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自身今后的发展能够指明方向,对自身的人生进行全面的规划,保证发展更加全面,遇到各种挫折和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总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中引入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是一直以来被大学教师所忽视的一方面教学工作。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中,构建起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从而打开自己的心灵,敢于与人交流,敢于面对问题和缺陷。这样一来,教师也能够找到更多的契机,与学生开展相对深入的交流,避免形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无用课程的固有观念。
2.3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教学
①引导学生对课程的重视。把团队协作精神引入课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方面可以对遇到的心理问题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在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另外,在全校开展心理咨询会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②授课模式多样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比较枯燥乏味,如果课堂上一味采用传统的PPT授课,则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想上好这门课,就要在课件的准备上多下功夫,要尽量少的用文字描述,多增加彩色照片以及视频来进行案例分析,可以设置一些问答、游戏环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引入智能教学。引入由微信、QQ以及智能课堂在线平台,将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随时可以与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从而把课堂前,课堂中与课堂外的各个环节都联系在一起,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④拓展咨询中心。学院虽然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但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位置,因而遇到心理问题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咨询中心应该主动走出去举办活动吸引同学们的注意,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咨询中心的作用,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进一步应用,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都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也产生了一定的机遇。新媒体环境之下,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的高效,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保证信息平台的建设更加的广阔。对于体现出的快捷性和便利性,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培养能够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涤繁.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人文之友,2019(3).
[2]孙薇.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都市家教,2016(9).
[3]周虹.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