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2242219911122XXXX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自然资源的采伐也有了空前的快速利用,这样的开采虽然会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旦开采过度,就会因大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同样也会带来很多隐患,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矿山地质环境以及其治理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隐患进行分析,制定一些措施,这样也能帮助矿山地质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得到治理。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引言
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过程中,尽量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地区实际的地质环境,提出相对应的科学方案,同时能够对矿区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治理提出预计性的问题假设,然后能够进行科学分析,最终根据这些地区所需要的方案进行环境保护以及治理,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矿区地质异常而造成的危害。
一、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破坏地质环境易引发地质灾害
随着矿山开采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不断加快,矿山内部采空区越来越大,地表与采空区岩层间会形成连续性变形与弯曲,最终导致塌方等现象,随着地表的沉陷,会出现严重的积水,地表的耕地面积相应减少,农耕面临减产或绝产的风险,地面开始出现严重的沉陷、塌方、地裂缝、矿井突水等多种地质灾害。
2.矿山开采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
矿山开采导致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引起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部分水位的下降还可引起河道断流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此外,因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融入地下水后,也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矿山开采产生废水废石废气问题严重
矿山开采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占用大量土地,严重破坏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大量未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必须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分析和管理,才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因此,要从环境评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方式防护、灾害宣传提倡环保、系统模式综合治理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1.构建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强化预见性
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管理部门,也是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战略规划与发展的重中之中,矿区地质环境的保护对区域性环境改良具有实质性意义。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是区域性主要生态工程之一,必须结合实际地质灾害评估有序展开综合整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的改造成效。因此,做好环境评价、建立评估体系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为环境改造提供实质性意见。
2.矿山开采创新相关技术,提高防控性
矿区开采经过前期生态评估体系的分析后,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定可行的矿山开采方案。其中及时正确引入高科技,是提高地质灾害防控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别是应用GIS系统设计与建立灾害防治体系,可对矿区地质环境时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对地质灾害的防控力。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以数字模型为虚拟化处理平台,为获取相关数据提供可靠依据,基于GIS技术平台控制下,可以有效地对泥石流、坍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实施综合防护。
3.积极倡导地质环境保护,增强自主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相比于早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矿山开采,目前国家高度重视矿区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提倡矿区开采以新思想、新思路为指引,使用新技术、新方法,落实地质环境保护机制,做好配套设施的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不被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指导,坚持原则性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体现了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化建设与发展模式,为了弥补传统环境保护模式的漏洞与不足,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一系列原则,细化落实地质环境保护工程施工方法及步骤,为矿山开采现场环境保护与治理施工提供正确的指导意见,确保达到预定的环保状态。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1.责任落实具体明确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应从地质勘察和分析后,得出治理和养护的方式方法,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在矿产开发准入、生产过程监管、破坏责任追究等方面,要严格明确主体责任,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的全过程。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高效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2.工作安排全面有序
持续化发展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要务,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上要确保环保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综合性和安全性,才能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结合矿山开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拟定有利于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综合性强的矿山采方案,使矿山开采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着环境保护来开展,创建优质的服务平台,在开采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科学规划、动态监测、全面展开、明确责任和完善制度。
3.完善体系改革创新
地质灾害的监测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质灾害监测必须预测在前,才能更早地发现灾害,最大限度地控制地质灾害风险。同时要深入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采矿用地方式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矿业用地政策体系,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运用了开采了众多的矿山,它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它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问题也急需要我们来解决,因此,在保证矿山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地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地质灾害防控策略,改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完善的治理体系,才能使得地理环境得到合理地治理,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
参考文献:
[1]解伟.青海省互助县柏木峡矿山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6(2):122-126.
[2]谢九敬,彭府华.复杂多重采空区处理过程微震动态监测分析[J].采矿技术,2014(6):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