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市地理环境对人民防空作战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司铭锐 常二雷 陈建辉
[导读]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防空作战,其环境更加复杂,各种因素对防空作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防空作战,其环境更加复杂,各种因素对防空作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城市的地理环境是城市防空作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影响与制约作战胜负的因素,对于城市防空作战敌我双方有较大的影响,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关键词:城市;人民防空;地理环境
        一、城市外围地理环境对防空作战的影响
        (一)濒海城市外围敌情复杂,防空作战组织困难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沿海岸线分布着许多城市,我们称之为濒海城市。濒海城市包括临海城市和近海城市。濒海城市多数座落在濒海丘陵地,少数城市即使座落在濒海平原上,这种平原也极为狭窄,城市背后或周围仍然紧靠丘陵和低山。它集聚山、城、岛、海为一体,构成了濒海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我国海岸线周围邻国众多,且部署了强大的海空力量,多数濒海城市均在敌空袭力量侦察和火力打击范围内,且海洋环境有利于敌侦察和空袭兵器超低空隐蔽突防,一个城市有可能面临多方向、多层次的空袭行动,反空袭一方处于绝对劣势。尤其是临海城市,空袭方利用远程空地武器进行超视距空袭,或空袭以后,飞到海上从新组织攻击。濒海城市依陆、临海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城市人民防空作战行动将在陆、海、空、天同时进行,给城市防空作战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濒海城市防空作战的组织和实施。
        (二)平原地城市外围地势开阔,防空力量生存严峻
        由于平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致使平原城市密度较大,形成了众多的城市群,如我国的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辽宁中部地区等等,在城市外围组织防空作战时极易联为一体,起着相互依赖和互相支援的作用,有利于城市人民防空作战体系构成及其稳定。但是,平原地城市地幅起伏不大,敌人进行空袭作战时,可从多个方向进行突入,平原地形不便于迅速构筑坚固而又隐蔽的防空阵地,隐蔽配置兵力困难,防空部队行动易暴露,受核、化学、生物武器威胁大,我防空力量生存面临极大的考验。所以平原地城市防空作战,要充分利用周围便于发扬对空火力而又便于隐蔽的地形。同时,利用平原地城市外围便于兵力机动的优势,使用机动能力强的人民防空部队或分队,采用多种灵活战法,寻机歼敌,增大自身生存概率的同时进而增强整个城市防空的整体性。
        (三)山地城市外围地形复杂,防空作战指挥协同困难
        山地城市通常座落在临近河流的谷地、面积不大的盆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形上,个别依山而建。城市周围地形起伏较大,多沟谷,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城市密度低;受山地地形影响,城市规模一般较小且形状不一。
        山地城市防空作战,便于利用周围城市外围有力地形,构成坚固且隐蔽的防空阵地,还可根据地形,结合空袭兵器特点,预判出敌机可能来袭的主要方向,集中优势防空兵力,重点设防,在兵力运用上形成用兵重点,在火力运用上形成火力拳头。但是,山地城市防空作战,受地形影响和限制,兵力机动和对空观察不便,指挥、协同、通信联络和各种保障均较困难;同时,空袭之敌亦会利用有利的地形,低空隐蔽接近目标,突然进行空袭,使城市防空作战陷于极其不利的困境。
        二、城市市区建筑布局对城市防空作战的影响
        (一)城市道路有利于我灵活机动,协同配合
        城市道路是城市防空力量进行兵力机动主要依托。根据城市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性质,城市道路一般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一些专用道路。城市范围内所有道路(以干道为骨于)组成的相互联系的道路体系称为城市道路网络。

城市防空作战离不开对道路的利用,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不仅是平时组织城市交通的基础,也是战时防空战斗行动和后勤保障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不仅有利于我城市防空力量利用街区道路灵活机动实现自我防护的同时实现广泛游猎、机动打击,而且有利于我防空力量各要素组织协同、集中控制。
        (二)城市街区及高大建筑物有利于我隐蔽设伏,层层抗击
        城市街区对人民防空作战部署、部队的指挥与协同以及后勤保障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城市街区由于建筑物的原因,使很多地点视界、射界和防空兵器展开地域受到很大影响;城市街区对机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限制部队机动的速度和机动的方式。在低层建筑物密集的街区,履带式防空力量装甲车辆几乎无法机动。而在街道宽阔笔直,建筑物之间距离较大空地较多的高层建筑街区,人民防空力量机动能力则大大提高,机动方式也较为灵活多样。同时,城市街区这些复杂环境更有力于我防空力量隐蔽设伏,在重要目标周围形成多道火网,实现层层抗击,比如广场和花园式街区以及部分大院式街区,建筑物稀少,场地开阔,便于配置防空阵地;高层建筑街区的楼顶平台也可配防空火器阵地,组成一定范围的对空火网。
        (三)城市地下工程设施有利于我保存实力,消除空袭后果
        首先,城市地下工程设施为防空提供大量人员掩蔽防护场所;配置各类各级指挥保障机构;贮藏大量物资、器材。四通八达的地道网,还可提供隐蔽安全的机动通道。这些都为城市防空作战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城市地下工程设施也增加了城市防空作战的困难性和复杂性,由于城市地下工程设施担负着城市供水、排水、能源、通讯和交通等任务,是城市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设施,也是防守城市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这些设施分布较广,联系紧密。要害性设施多,这些地方防空的不利,就会造成停水、停电、停气,通讯、交通中断或不畅等。城市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将给城市防空造成很大困难,影响城市防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造成军民的恐惧和混乱,甚至动摇作战意志。
        三、城市生存支持系统对城市防空作战的影响
        (一)城市生产系统空袭目标突出,是我人民防空防护重点
        城市防空作战中,随着作战消耗的不断增长,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将会进一步增大。战争作战物资需要量的增长,要求战时必须扩大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然而,在战争条件下,由于新建军工企业投产慢,扩大战时军工生产主要依靠民用工业转产。对确定战时要实行转产的企业,要按照企业的性质、设备条件、技术水平和战时对产品的需要量,规定明确的转产方向和转产任务。
        城市是工业生产的中心,是众多企业的集中地,城市生产系统在战时是支持城市防空稳定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城市生产系统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在作战中消耗的武器装备就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城市防空作战的胜利就必将成为无本之禾,失败随之在即。但是,城市工业的目标明显,极易遭敌空中打击,一些化工企业在遭到打击以后还可能造成有害气体泄漏,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二)城市生活系统事关民心士气,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核心
        当城市生活系统受到威胁,生命和生活必须品得不到及时供应时,城内军民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到一定的极限时,便会出现死亡,城市防空作战就无从谈起。城市水源一般来源于地下水和地表水。近年来,由于地下水过量的开采,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过多地依赖地表水。城市地表水源大多位于城市郊区或相临的地区,有的水源距使用城市较远。这些水源一旦被污染或破坏,以及水源净化厂和输水管道出现问题,城市军民用水必将受到重大影响。同样,城市发电厂和输变电站也大多位于城市边缘,极易遭到破坏。电力的不足将会对建立在电力基础上的生产和生活系统造成极大的混乱,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也将无法使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生活系统的设施在遭到破坏后,也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直接的伤害。由此可见,战时城市生活系统包括供水、供气、供电、供暖以及食物供应等等一旦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城市防空作战军民的生活,威胁城内军民的生命安全,影响城市防空的稳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