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郑明远
[导读] 摘要:在地方本科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专业体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在地方本科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专业体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业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尚未有现行成功模式可以借鉴,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旨在找出符合评价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为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评价方法;模糊数学法
        引言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其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深刻影响到体育育人作用的发挥。当前,随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但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以及高校体育教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开始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老师的职业素养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局。因此,本研究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及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培养路径,为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增强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1高校体育得不到重视
        高校体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良好的重视,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就业压力导致学生过度重视专业教育。我国大学的扩展招生,使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同时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迫使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一味重视专业性知识的掌握,认为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储备,才能在毕业时的就业问题中脱颖而出,然而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学习;一些大学生为了专业课教育的加强,还会利用高校体育课进行专业课内容的学习,过分重视专业课程。(2)高中时期对体育的错误认识。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体育教学,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在高中阶段就存在的;高中学习中,各学科压力过大,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将体育锻炼实践融入专业课学习,导致学生步入大学以后仍然存在这种想法;高中学习中,教师经常占用学生体育课来进行专业课程辅导,甚至有的学校直接将高三体育课程去掉,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学科的学习;这种情况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学习任务中专业课程的学习才是重点,体育课程可有可无;这种观念导致高校大学生对高校体育学习中也抱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很难改变学生这一想法。
        1.2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高学历化,教育理念更新快
        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体育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学历不断提高,大多书具有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随着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不断年轻化、高学历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更新快。比如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由于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知识教育,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再仅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也开始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3青年体育教师专项能力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高校体育课具有多样性,但这需要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师配置作前提保障,若协调不好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一部分教师承担课程种类过多现象,使教师对专项课程的技术动作分析能力降低,导致课程质量下降。缺乏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撰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亟需多样化。

目前,青年教师个人专项能力和教学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当今高校体育课堂的要求,但一些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缺乏合理性。体育课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指导示范为辅,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但很多青年体育教师由于欠缺教学经验,没有利用好辅助练习作为学习的铺垫,而是直奔课堂教学难点,违背了由易到难的原则。
        2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对策
        2.1加强师资队伍,提高师资质量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首先应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体育精神以及专业的体育技能加以传授;首先高校应该加强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断扩展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高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考核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最后高校应该增加对体育教师参加进修的机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为高校体育教育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2.2提高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整体的重视
        在以往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往往只重视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某个方面,比如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这种单一的、孤立的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某个方面给予重视,一方面无法整体提高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造成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欠缺,比如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等方面。职业素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拓宽视野,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等各个方面。
        2.3提升青年体育教师专项能力的建议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成长发展过程,是一个有序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其中虽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共性的成才途径。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和训练观念。平时教学活动中,注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时刻调整教学设计,使其符合当今学生需求。与前沿的专业知识理论、训练方法、手段保持同步,根据自身授课群体的特征,进行优化调整,努力将课堂的作用最大化。保证集体备课时间,拓宽知识储备。高校体育课开放、自由的特点体现在课程项目内容设置的多样性与学生选课时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而保持自身专项能力、学习掌握其他项目技能、发展其他方面运动能力,都需要训练时间的保证。保证集体备课时间,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更能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产生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加具体和细致。集体备课是青年教师难得的与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利用好集体备课时间,可以更好提高青年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的下,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至关重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及体育教育工作者都要顺势而为,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极其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主动作为,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建设一支与教育改革发展相匹配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殷和江.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09):112–113.
        [2]汪雅莉.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探究[J].运动,2018(10):10–11.
        [3]杜彦志.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