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船舶建造焊接质量及检验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莫晓旭 尹伟红
[导读] 摘要:船舶关键构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焊接质量的高低密不可分,当主体构造焊接质量相对低时,船体构造将面临损坏的危险。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62
        摘要:船舶关键构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焊接质量的高低密不可分,当主体构造焊接质量相对低时,船体构造将面临损坏的危险。实施焊接质量检验能够消除隐患,防止把缺陷带入远行之中,所以考核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提升焊缝检验的百分比很关键的。船舶的焊接质量对船舶的安全、可靠性和寿命有着特别关键的影响。
        关键词:船舶建造;焊接质量;检验;控制措施
        1.焊接质量及常见缺陷分析
        1.1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
        焊缝表面不均匀、焊缝宽度不均匀、形状差、焊缝尺寸过大等,均属于焊缝形状、尺寸或形状不符合要求的焊缝。主要原因是焊接件角度不均匀,装配间隙不均匀,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接带的速度和角度不合适。预防措施是改善上述缺点,特别是角焊缝应注意电极与母材之间的夹角,以保证焊缝成形均匀。
        1.2叮咬
        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过程不当,焊缝边缘留下的凹痕称为咬边。咬合会减少母体的工作部分。它可能会导致咬边边缘的应力集中。船舶和高压容器和管道的重要结构不允许有缺口。咬边的原因是焊接电流过大、速度太快或操作不稳定。咬的主要原因是咬的角度不允许拉太长。防止咬边的措施是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移动杆的方法。焊条角度和弧长应随时控制。
        1.3弧坑
        电弧焊接是由电弧断开或电弧收集不当引起的。焊缝端部形成的低洼部位称为弧形坑。由于陨石坑低于焊缝表面,在陨石坑中经常出现裂纹,焊缝严重削弱。电弧产生的原因是电弧熄灭时间短或焊接突然中断。防止弧坑的主要措施是当电弧手工焊接时,焊条应留短时间或制作几个圆钢棒。
        1.4气孔
        船舶焊接中最常见的现象是气孔的存在。这是因为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熔池中仍有一些残余气体,但此时熔池已经凝固,在此过程中焊缝会出现气孔。根据孔隙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表面孔隙和内部孔隙两种类型。正是由于气孔的存在,焊缝之间存在的焊缝面积进一步减小,从而进一步降低焊缝的基本强度。此外,焊缝处存在的表面气孔也会出现在焊缝处。美学的影响更大。因此,船舶焊接过程中,焊缝的表面是不允许许多地区如外板和舱口围板,和其他部分的焊接,焊缝中存在的漏洞 100 毫米的范围不超过两个。
        1.5裂纹
        焊缝凝固后,焊缝内外出现裂纹的现象称为裂纹。根据裂纹的出现和裂纹的位置,进行分类;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电弧裂纹、放射性裂纹、枝晶裂纹和间歇性裂纹群。热裂纹又称热裂纹。其特征是在焊接成形后立即出现,并沿分布长度出现在焊缝中。焊接后可能立即出现冷裂纹,也可能延迟。缝的长度和宽度是分布的。焊缝裂纹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焊缝缺陷。各种船舶结构的损伤通常始于焊接裂缝。因此,一旦发现焊缝裂纹,应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拆除焊缝后进行修补。
        2.船舶焊接质量检验技术
        当前在船舶焊接质量检验中常用破坏检验与无损检验两种方法,具体选用哪一种,应根据焊接部位、焊接技术、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以及其他规范要求进行确定。其中在无损检验这一技术体系中又具体包含了密性试验、外观检查以及无损探伤等三种方法。密性试验主要用来检查船体气密性、致密性,在检验时可根据具体的部位分别采取冲水、充气、灌水以及煤油试验、真空检验等方法进行。外观检查的原理与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直观观察判断焊接处是否有气孔、咬口、夹渣、焊瘤等质量问题,判断焊缝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标准等。无损探伤按照具体的技术方法又分为射线照相探伤、磁粉探伤以及渗透检验、超声波探伤等几种。在检验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灵活应用。破坏检验是采用机械方法在焊缝或焊接接头处截取出一部分金属,将这部分金属进行加工,加工成规定的尺寸与形状,然后将其放置到专门的仪器设备上接受破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知焊接接头内部性能以及缺陷情况。

如果经检验确定船体结构焊缝超过质量允许限值时,就应对缺陷类型以及原因做进一步的检查分析与处理,要全面保证船舶焊接质量。
        3.船舶建造焊接质量及检验控制措施
        3.1合理选用焊接材料与设备
        船舶焊接质量受钢材质量、焊接材料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船舶焊接质量,应根据船舶对强度和气密性的要求,合理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备,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选择焊接材料和设备时,应遵循材料和设备统一的原则,并根据造船的整体技术标准选择材料和设备。
        3.2采用先进焊接工艺与技术
        要想提升船舶焊接质量,就必须对焊接工艺技术进行改进提升。在当前背景下,相关单位要能灵活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船舶焊接加工,有效保证船舶焊接质量。如在应用CO2气体保护焊时容易出现气孔以及实心焊丝飞溅问题,因此就可考虑采用气电垂直电焊技术进行。此外,也可考虑将焊接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船舶焊接中,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船舶焊接质量与效率,缩短造船周期,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船舶焊接工艺也在不断精进、先进,已经由加强材的平角焊逐步扩大到各种角焊缝的焊接、外板对接焊缝以及管子和管子与法兰的的焊接。在船舶建造焊接工作中,焊接机器人能与其它焊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高的焊接质量与更快的焊接速度。除机器人焊接技术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激光- 电弧复合焊技术也适用于船舶焊接。这一焊接技术具有热变形小、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速度快等优点。在应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焊接传播时,先利用电将母材熔化,让激光束照射在熔池底部,利用激光束的作用加深熔深。在这一过程中,激光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对电弧进行稳定,以此控制变形,提高焊缝精度。
        3.3做好焊接前的焊接缝检查
        焊缝的焊前检验是接缝通过定位焊后对其接缝间隙、坡口,还有对接缝错边、定位焊质量和焊缝清洁情况等项目的检验。接缝一般在装配工序进行定位焊后交焊接工序,在船体建造程序这阶段中有下面工位:装配部件定位焊后;板列拼板定位焊后;装配组件定位焊后;拼接型材端头定位焊后;胎架上拼板定位焊后;分段制造定位焊后;分段安装定位焊后。通常使用工人自控、专职检验员巡视,分段制造定位焊后要由检验员检测,分段安装定位焊后一般要提交验船师、船东检验,检验合格后经焊妥,如果大接缝的对接方式并不是衬垫焊,则反面用碳刨加工坡口后一般不再检测,等完成封底焊再交验。焊缝的焊接一定要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焊接坡口,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
        3.4加强焊缝表面质量以及内部质量检验
        在检查焊缝时,首先应检查表面质量,对焊缝的外观、尺寸、紧密程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外观质量过关后再检查内部质量。焊缝内部质量检查结束后开始进行密性试验,要保证船舶的气密性达到标准要求。在检查船舶焊缝内部质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射线、超声波、渗透、水压以及煤油试验等相关方法进行。
        结束语
        焊接技术作为船舶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直接决定着船舶的密封性能和基础强度。如果焊接质量不过关,船体的密闭性、强度等将大大降低,船舶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船舶焊接过程中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焊缝质量进行检验,确保船舶不存在任何质量隐患、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张旭,曹素红,曹玉库.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J]. 科技风,2020(10):159.
        [2]赵健.影响船体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的因素及消除方法研究 [J]. 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1):139-140.
        [3]吴泰峰,朱池.中小型船舶焊接变形控制工艺设计[J].造船技术,2018(02):20-25.
        [4]陈家本,郑惠锦,朱若凡,顾长石.中国船舶焊接技术进展[J].焊接,2017(05):1-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