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朱光显 宋德恩
[导读] 分析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应用效果。
        朱光显  宋德恩
        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创伤显微骨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30例医院收治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共计15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共计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肢体创伤评分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肢体创伤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创伤程度,从而降低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肢体严重创伤;显微外科修复;截肢
        严重肢体创伤多发生于车祸以及工伤中,且患者多伴随意识障碍以及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导致患肢坏死而不得不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劳动能力。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患者截肢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临床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但是总体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创面和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容易引起创面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文章主要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30例医院收治严重肢体创伤患者,针对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30例医院收治严重肢体创伤患者,其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为23~55岁,平均为(34.5±6.4)岁;其中车祸伤12例、重物砸伤10例、机器绞伤8例。入选标准:X线观察患肢均存在开放性骨折且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GCS评分>15分、严重烧伤、合并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功能损伤以及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共计15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共计15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补液、抗感染、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输血治疗,同时消毒创面并根据X线观察患肢有无骨折以及骨折位移情况,并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临时覆盖创面,预防创面感染,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缝合处理。
        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补液、抗感染、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输血治疗,对于昏迷患者给予呼吸机支持,并在显微镜观察下对离断血管进行吻合处理,根据创面大小以及骨折情况进行皮瓣移植以及骨瓣修复。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加强营养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肢体创伤评分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肢体创伤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肢体严重创伤会导致皮肤组织出现大面积的缺损以及骨折等情况,此类患者存在较高的截肢风险,因此需要加强临床干预,预防截肢结局的出现,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1]。如何提高严重肢体创伤患者的保肢成功率是目前临床思考的重要问题。常规修复治疗对于此类患者创口愈合以及保肢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
        显微外科修复技术与常规修复技术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严重肢体创伤发生之后由于皮肤组织的缺少会导致筋膜、肌腱、血管等组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若不及时覆盖创面就容易导致创面感染;常规修复技术中主要是采取临时覆盖的方式,无法有效改善创面组织坏死情况,而显微外科修复技术采取了皮瓣移植的方法,能够加速创面的修复,从而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②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能够让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等问题的发生,降低二次手术风险;③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具有修复速度快的特点,能够有效恢复受损肢体的血供,保护肢体功能,能够提高保肢成功率,避免截肢结局对患者生活与劳动能力的影响[2]。贺林伸通过选取86例创伤性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观察发现,显微外科修复术在此类患者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截肢率,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3]。为了进一步提高严重肢体创伤患者的保肢成功率,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显微外科修复技术与常规修复技术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肢体创伤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显微外科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保肢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显微外科修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创伤程度,从而降低截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柴益民,张长青,曾炳芳.急诊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创伤的10年回顾性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8,41(5):459-463.
[2]虞致文.急诊显微外科技术对下肢严重创伤患者保肢成功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28):161-162.
[3]贺林伸.显微外科修复术在创伤性小腿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