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防治背景下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运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朱舒婷
[导读] 本文主要是在社区慢性病防治背景下分析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运用价值。
        朱舒婷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14        
          
        摘要:本文主要是在社区慢性病防治背景下分析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运用价值。随机选择在我社区的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了健康教育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的下降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出很多,患者的依从性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患者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健康教育融入到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护理
        在所有的慢性病中,高血压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血压升高,引发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遗传、饮食不科学、心情起伏不定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恶化较为严重,就会造成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造成患者残疾或者死亡。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饮食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从高血压患者的角度来看,血压的控制除了药物之外,还可以通过患者生活、饮食管理来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管理方式,社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地健康管理观念,有助于患者的疾病管理。该文主要针对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社区的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为45例。所有的患者都经过严格诊断为高血压患者;且患者没有其他类似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的疾病;没有出现不同脏器的功能障碍者;无精神异常者;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8.6±7.2)岁,男25例,女20例,高血压病程平均(6.8±1.3)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9.4±7.3)岁,男26例,女19例,高血压病程平均(6.5±1.2)年。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的护理管理方法,护理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科学指导患者饮食、用药,还要及时了解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给予患者科学的健康指导:为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治疗方案、血压控制水平、合并症等相关内容,同时要记录患者饮食、运动情况。社区每个月要开展1次健康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开展营养学讲座,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科学的食物营养搭配、食物烹饪方式,改善患者饮食质量。每次讲座内容均要装订成册发放给患者,方便患者随时翻看。健康教育内容:让患者、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疾病并发症、治疗、血压监控方式等内容,同时让患者了解血压监控对其病情管理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以及血压监测依从性。护理人员可邀请血压控制理想的患者现身说法,通过榜样的力量提升患者依从性,让其积极接受治疗和管理。此外,也可通过病友之间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帮助血压控制较差的人员提升血压控制效果。用药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因此患者用药依从性对其病情控制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发放带有闹铃的药物分装盒,叮嘱家属监督患者服药,禁止患者、家属随意停药、更改药量。针对单一药物无法控制血压水平的患者要考虑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同时要在治疗期间密切监视血压变化,以便调整药物剂量。依从性管理:护理人员要为所有人员准备病情管理日记,让家属协助记录患者每日用药、饮食、运动情况,同时要记录患者每次血压测量结果,通过此种方式明确患者遵医嘱行为,同时能够对患者生活、用药治疗起到监督作用。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对患者遵医嘱情况进行调查,患者遵医嘱行为超过90.0%视为依从性高;遵医嘱行为在60.0~89.0 %为依从性一般;遵医嘱行为低于60.0%者为依从性差;评估有效率=依从性高比例+依从性一般比例。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 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
        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亚没有较大的差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81.3±5.6)mmHg、(121.2±6.3)mmHg,对照组患者对应的是(91.2±4.1)mmHg、(134.5±8.7)mmHg,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经过调查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 讨 论
        在临床慢性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且比较常见,高血压患者的身体长时间处在高血压的状态下,因此比较容易出现冠心病、猝死的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且本病的控制要结合患者饮食、运动全面管理,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对其治疗、生活进行管理,但在出院后由于缺乏监督,遵医嘱行为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社区管理。社区健康管理能够结合患者需求提供针对性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程度更理想,患者遵医嘱依从性更高,证明社区护理管理能够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管理,纠正患者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景海峰.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8):28-29.
[2] 李芙梅.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15+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