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幸
[导读] 探索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李幸
        大足区中医院,   重庆 402360

        摘要:目的:探索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中4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利好转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类临床高危疾病,因患者发病时病情危重,呼吸困难,所以仅靠药物治疗并无明显效果,只有辅以通气技术,才能增强患者的呼吸能力,提高治疗效果[1],目前,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采用的通气技术包括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和无创呼吸机治疗,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科学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种方法在血气指标恢复以及临床疗效的优劣性势在必行[2]。故本文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进行分析,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挑出已就诊的8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的具体情况:其中,对照组中有40例病患,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21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60.56±4.41岁。观察组中有40例病患,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和20例,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60.53±4.3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数据具有参考分析价值。
1.2操作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具体治疗过程:经口鼻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服用美普清(50μ/次,1次/天)、青霉素(500000U加1ml生理盐水,1次/天)、祛痰胶囊(6粒/次,2次/天)。
        对观察组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案,具体治疗过程:设定氧流量3-5L/min,频率13-18次/min,吸气压8-12cmH2O,呼气压4cmH2O,其他指标亦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调节。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治疗效果,做好记录并进行团队分析研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统计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两个指标。(2)统计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几个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100%,疗效标准:①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②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气指标趋于正常,判定为有效;③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血气指标无恢复迹象,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计算工具选择SPSS 22.0版本软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采用“X±S”计算得出,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n(%)]表示,进行“χ2”验证,P表示比较差异显著度,P<0.05则说明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P>0.05,则说明数据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2结果分析
2.1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评价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利好转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基于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病因进行分析,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高发性和危险性较为突出,必须要做到及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可增加肺泡通气量并帮助排出肺泡内的二氧化碳以达到增强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4]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利好转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无创呼吸机治疗更能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故相较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更加科学有效,可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1]谈福贤.用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015(003):62-63.
[2]丁琪,曹爱平.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010):136-137.
[3]林斌.无创呼吸机用于慢阻肺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008(002):115-116.
[4]姚金帅.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v.37(02):76-76.
[5]梁雯婷.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16):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