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 李宇
[导读] 探究联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李宇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究联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本社区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教育方式基础上配合联合式健康教育。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总体健康评分比较。结果:本组资料结果和王晓丹等[2]研究结果有一致性,遵医嘱用药情况比较,研究组90.24%高于对照组70.73%;控制饮食情况比较,研究组93.90%高于对照组81.70%;坚持适量运动情况比较,研究组95.12%高于对照组79.27%;空腹血糖检验比较,研究组(6.91±1.01)mmol/L优于对照组(8.60±0.90)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联合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联合式健康教育;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
引言
        糖尿病是我国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病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也逐年递增,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愈加重视。专业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及脑梗死患者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均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有关于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所产生影响的报告较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本社区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年龄>60岁老年患者;(3)患者沟通、理解能力正常,配合能力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痴呆等精神状况异常患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患者。120例受试老年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61~82岁,平均(68.0±3.5)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8.5±2.5)年;文化程度:小学50例,中学47例,大专及以上23例。受试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检查患者服药情况,为患者解答用药问题等。(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联合式健康教育:1)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护士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对所有患者的病情情况及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指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及护理措施。2)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患者就诊后,根据其性别、年龄、血糖水平、既往病史及身体状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建立健康档案,为患者提供更为实用、科学的用药指导。3)通过宣传资料,书籍阅读,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将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互结合,详细指导患者日常正确的饮食情况,规律作息,合理的运动时间及日常血糖监测药物用法用量等注意事项。4)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与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调整对疾病的心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举例说明病友治疗心得,促进患者积极看待糖尿病问题,做到自我情绪管理。5)用药健康干预:以上门回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核实患者用药情况,及时解答患者在用药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解决策略,为患者建立服药时间表,内容包括服药时间、剂量、品名、规格、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例如类双胍药物最好在餐后或随餐服用,可最大限度避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磺脲类药物则需要在餐前30min服用,以此降低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率。同时,嘱咐患者不可擅自更改服药剂量和时间,在服用降糖药物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6)运动及饮食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上发挥重要价值。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低脂、低盐为主,控制糖的摄入量,减轻胰岛负担。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或者遵从少食多餐的原则,调整患者自身的饮食结构,以达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严格控制热量摄取,严禁饱餐,禁食高热量、高糖食品,即糕点、糖果类食物;禁烟酒,规范患者自身生活习惯,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运动,例如太极拳、慢跑、做操等。7)积极鼓励患者在院内参加病友会,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培养抵抗疾病的自信心。鼓励患者出院后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受试老年糖尿病患者组间遵医行为、血糖水平、总体健康(SF-36量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两组患者以上遵医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总体健康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情况的下降,常会出现合并多种其他疾病,进而导致患者除了生理健康受到损害的同时,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据相关研究数据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用生活行为及健康教育的指导,不仅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正确的认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对自身的管控。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上,应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护理工作内容在遵循医嘱的基础上增加身心整体护理模式。
        本组资料结果表明,遵医嘱用药情况比较,研究组90.24%高于对照组70.73%;控制饮食情况比较,研究组93.90%高于对照组81.70%;坚持适量运动情况比较,研究组95.12%高于对照组79.27%;空腹血糖检验比较,研究组(6.91±1.01)mmol/L优于对照组(8.60±0.90)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原因在于,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充分意识到疾病的危害及服用降糖药物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服药时间表,能够帮助患者做到按时、按量服药,配合心理疏导、饮食及运动干预,从全方面、多角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治疗、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的提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沟通中建立了患者与医护人员,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使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关心下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幸福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联合工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扎洛,多杰扎西,杨友珠.联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12):937-939.
[2]张巧珍.联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D].武汉轻工大学,2018.
[3]张爱荣.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区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19(24):98-99.
[4]黎海凌.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教育及其效果评价[D].广东药科大学,2018.
[5]李雪琴,董艳琼,张娜.对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联合式健康教育目标管理及效果观察[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0(05):341-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