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杜微微
[导读] 黑龙江省安达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 安达 151400
        杜微微
        黑龙江省安达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 安达 151400
        摘要:目的:产妇在分娩期间,探析运用无痛分娩技术后的临床效果及相关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在产妇分组过程中,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式,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能有效减少分娩过程中与分娩相关的疼痛,缩短分娩时间,在减少剖腹产转移的基础上保证顺利分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妇产科;应用效果
引言:
        分娩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分娩过程中,产妇剧烈的宫缩所带来的痛苦易导致产妇产生畏惧的心理情绪,加上疼痛所消耗的体力,致使产程延长,不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对产妇及胎儿不利,影响分娩结局,甚至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使得部分产妇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可以说,分娩的顺利与否对孕妇的身体或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无痛分娩技术在缩短分娩时间、减轻产妇痛苦、防止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转入剖宫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共有120例患者被收治,在合理分组的背景下,采用随机分组模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例,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年龄范围22~34岁,平均(25.5±1.9)岁,妊娠39~41周;观察组年龄23~34岁,平均(27.6±1.9)岁,妊娠39~41周。两组年龄、妊娠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②产道正常;③均为单胎足月产妇;④产妇无麻醉禁忌证;⑤无精神障碍或家族遗传疾病;⑥彩超检查:双顶径90~95 mm,头围320~340 mm,胸围320~350 mm。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存在麻醉禁忌证;③合并遗传病史;④合并精神类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式,指导产妇定期进行孕检,练习深呼吸,分娩过程中不使用镇痛药物,在助产士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方式,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处理,在其L1~2位置进行穿刺,置管长度为5cm,麻醉成功后,将100mL0.1%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与0.2m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9)混合至0.9%氯化钠注射液中,先给予5mL试用,如未发现异常,再继续注射,平面控制在T10~S4以下时,注入速度控制在8mL/h,持续滴注,待产妇宫口全开才停止给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评分,疼痛分数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7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评分越高表示产妇的疼痛感越严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对比(表1)


2.2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情况对比
        两组对比中,无痛分娩技术的观察组产妇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占比对比 见表3。
        两组对比中,观察组产妇中转为剖宫产的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
3讨论
        无痛分娩能够发挥较好的镇痛效果,有效降低分娩过程中因疼痛诱发的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促进产程的进展。自然分娩有助于新生儿的成长,但由于产程较长,且伴随强烈的疼痛,使得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均承受较大压力。剖宫产对产妇影响较大,产妇身体恢复时间较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然分娩。分娩过程中,最主要的感受为疼痛,尤其是阴道分娩,剧烈的宫缩疼痛,使难产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有些产妇不耐受疼痛选择剖宫产,进而给产妇带来二次伤害[1]。产程长直接影响妊娠结局,使得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部分产妇为保证胎儿安全,尽快结束产程及痛苦的折磨,选择剖宫产或产钳助产以及会阴侧切,不可避免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麻醉水平也在不断进步,镇痛药物的使用,能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的痛苦,使得产妇在无痛状态下分娩,减少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罗哌卡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麻醉药物,较小剂量即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联合使用,不仅可减少用药剂量,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无痛分娩方式并不增加产妇不规律宫缩情况,且不会改变宫缩强度与频率,因此,不会对正常产程产生不利影响[2]。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产程明显缩短,且剖宫产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采用无痛分娩方式可缓解产妇疼痛情况,缩短产妇分娩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使产妇顺利分娩,提高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的剖宫产率一直很高,这主要与一些无宫剖产指征妇女的剖宫产有关,而无宫剖产的剖宫方面,其主要因素是分娩痛难以忍受。许多实践研究表明,无痛分娩的做法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而无宫剖产指征。同时,无痛分娩的做法是安全的,并且对新生儿和妇女没有副作用。这是一种实用,有效和安全的助孕技术,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对临床采用和推广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胎儿离开母亲并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称为分娩。在大多数情况下,分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在分娩过程中,分娩者会遭受非常严重的痛苦,对分娩有很大影响,并且可能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3]。这是每个分娩者都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可以说分娩是否顺利进行对分娩者的身体和新生儿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痛递送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更好地减轻递送人员在递送过程中所面临的痛苦,并使递送人员能够更顺利地完成递送过程[4]。该模型可以减少痛苦对送货人的交付的影响,使送货人能够迅速恢复。
参考文献:
[1]谢慧.浅谈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7):128+186.
[2]钱洁.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当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6):146+152.
[3]安加梅.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58-59.
[4]赵明霞,穆春华,武丽,林光永.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2):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