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及肌力能力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郭文静
[导读] 本文主要研究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及肌力能力的影响。
        郭文静
        浙江大学明州医院  浙江 宁波315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及肌力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和肌力能力。结果:经过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更好,肌力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利。
        【关键词】康复训练;中西医药物治疗;急性脑卒中

        脑卒中又名中风,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神经内科疾病之一。脑急性脑卒中不仅仅致死率高,还具有较严重的后遗症,致使患者出现间歇性昏迷、失语、运动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给患者预后的护理带来了很多麻烦,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脑梗死会诱发患者的心理问题,出现抑郁、躁狂等不良情绪,使患者难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给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痛苦。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肌力能力降低问题展开,尝试通过康复训练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肌力能力降低问题,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并且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9日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38±10.21)岁。观察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11±9.90)岁。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脑卒中并在我院接受治疗干预和住院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2.15±0.10)月,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2.00±0.08)月。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体温测量、验血、验尿、药物使用记录等。另外还记录患者的疼痛时间、次数和程度,对患者体液、呕吐物建立标本观察并收集数据。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患者需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本院准确记录患者每日的水分摄入量,控制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
1.2.2康复训练
        本科为观察组患者准备脑卒中专用康复训练方案,具体有:主动运动、坐起训练、站立前准备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躯干核心力量训练和语言训练。主要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运动障碍或认知障碍得到恢复,能让患者顺利回归日常生活之中。
1.2.3中西医药物治疗
        本科为两组患者开具左乙拉西坦片,每日两次口服,500 mL/次,酌情增加至不超过1500 mL/次,分早晚两次服用。另为观察组患者开具加味补阳还五汤,每日两剂(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3个月(90 d)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和检查,对比相关数据。加味补阳还五汤可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白花蛇舌草、生石膏、知母、山药等味,针对患者特定情况对症下药。
1.2.4传统中医康复手段
        本科聘请专业的中医康复师,对患者进行传统中医推拿康复。通过按摩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可松解粘连筋骨,疏通经络,促进代谢循环,增加关节活动,促进功能逐步恢复。后期出院后,更应当持续保持康复治疗,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运动障碍等症状,从而有效改善并缓解后遗症发生,使患者机体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1.2.5心理学干预
        根据心理学专家给出的各项建议,本科期通过询问、谈话、观察等方式获得患者的心理学信息,并依照科学方法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患者的认知改变情况、情绪反应情况和行为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量表来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采用Lovett分级肌力评定量表才评价患者肌力能力。评分范围为0~5级,分数越高,肌力能力越优。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对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全部回收且有效,回收率100%,有效率100%。从调查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预后的神经受损程度更低,肌力能力更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确实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大多数患者的运动障碍和头痛、失语等症状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改善,但在出院回归社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尤其以无法应对基本的家庭生活、人际交流为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护理中没能将心理压力得到较好的释放,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增加,造成心理障碍。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是一种颇有实效恢复患者社会能力的方法,患者经干预后心态转向乐观、积极、平静等正向状态,猜疑、躁狂、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明显减少。患者的心态控制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回归社会时遭遇的阻碍更低。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患者经干预后可加强医疗依从性,表现出愿意配合治疗、用药的状态,对后遗症的治愈也有积极影响。这种心理上的正面促进作用可反馈在生理层面上,让患者的受损机能进一步恢复。
        本科研究发现,康复训练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及肌力能力下降的问题,此方案可有效将其缓解,经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认知能力提升,肌力得到恢复,日常生活和行为能力大大强化,对患者预后极为有利。
        近年来,中医康复推拿逐渐在中风康复期以及后遗症期起到重要作用。中中风患者的后遗症期会在发病后持续多年,长期坚持进行锻炼与康复治疗,才能有效防止功能退化。医康复推拿在强调运动、认知等功能恢复的同时,还主张辨证康复,在脑卒中的康复中引进中医康复手段对患者预后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构建包含康复训练和中西医药物治疗方法的干脆与搓是对急性脑卒中的干预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花蕾. 中医康复训练法对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风偏瘫痉挛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谢芹.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3]刘清梅.针药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146-147.
[4]赵荣,彭华珍,张彩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19):1746-1747.
[5]曾庆云. 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