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1.刘敏2.孙克峰3.朱君
[导读] 分析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刘敏2.孙克峰3.朱君
        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济南   250032
        【摘 要】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在社区中心诊疗的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2组,设为研究组(18例)和参照组(18例)。参照组精神分裂患者予以奥氮平单药治疗,研究组精神分裂患者予以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等PAN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应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奥氮平;无抽搐电休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且较易出现反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分裂常选择物理疗法和药物,其中应用广泛的为奥氮平,该药物可使精神分裂症状和继发性情感症状得以缓解,但是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差。近年来,临床逐渐引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经电刺激改变人体内的生物化学,从而使精神症状明显减轻[1]。为此,本文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在社区中心诊疗的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在社区中心诊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6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研究组(n=18)和参照组(n=18)。研究组研究样本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年龄均值为(32.04±7.73)岁。最长病程7年,最短病程1年,病程均值(3.15±0.72)年。参照组研究样本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年龄均值为(31.83±8.03)岁。最长病程8年,最短病程1年,病程均值(3.32±0.68)年。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首次使用剂量为5mg,一天一次,用药7天后增加使用剂量,10至15mg,一天一次,共进行6周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先让患者保持仰卧位,选取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1mg/kg)、丙泊酚注射液(2mg/kg)、依托咪酯注射液(0.3mg/kg),静脉给药。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四肢震颤消失后先对治疗参数合理设置,电极在患者优势半球颞侧放置,之后结合年龄对电量进行设置,测定电阻需低于1000Ω,手将患者下颚部托住,电极进行通电,时间为5秒。电休克完成后利用活瓣气囊实施加压供氧,并给予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2]。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高度关注,共进行6周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需停用奥氮平,非治疗日可正常服用。
1.3 观察指标
        利用PANSS量表进行评估,由7项阳性症状、7项阴性症状和16项精神病理组成,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精神病症越轻,治疗效果理想。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PS22.0软件检测38例进行观察的样本信息,分析结果中利用(均数±标准差)显示计量数据,予以t检验。并将样本结果中的对比进行百分比展示,实施卡方计算,所有数据结果中,P<0.05,统计学有意义;反之,统计学无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阳性症状(12.38±4.47)分,阴性症状(10.12±4.02)分,一般精神病理(28.15±4.93)分,参照组奥氮平单药治疗后,阳性症状(18.52±4.27)分,阴性症状(16.60±4.16)分,一般精神病理(36.17±4.72)分,对比后发现,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等PANS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5,t=4.2139,4.7523,4.985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意识清楚,智力也相对正常,但是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且较易出现反复,需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对多巴胺能D1受体、D2受体的结合功能进行调节,使5-HT产生拮抗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奥氮平虽然可使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得以改善,但是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差[3]。因此,临床在治疗期间不仅需将阴性和阳性症状予以改善,还需将认知功能进行提高。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改良后电痉挛治疗方法,较比传统电痉挛存在诸多优势,治疗之前需给予肌松剂,可让患者快速入睡,肌肉得到放松,不仅使患者恐惧感消除,同时可将患者的抽搐反应明显降低。其次经电流对患者大脑进行刺激可丧失其意识,从而减轻精神分裂症状[4]。本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应用联合治疗的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等PANS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这一结果说明联合治疗较比奥氮平单药治疗更具有优势,不仅可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状。
        综上所得,精神分裂症应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改善,值得各院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张明松,张目,邢广照.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2):74-76.
[2]谢祖宽,尹华,张秀娟.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0):56-58.
[3]衣斌,徐虹.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216-217.
[4]程伟.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sTNFRs及神经电生理特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3):2893-28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