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吴百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   作者:杨亚彬
[导读] 素质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建设一个高效化的语文课堂。通过应用“让学引思”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吸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基本理解,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引发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思考。

杨亚彬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坛镇石埕小学  福建  漳州  363208
【摘要】素质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建设一个高效化的语文课堂。通过应用“让学引思”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吸引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基本理解,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引发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思考。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语文;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009-02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一个主导的地位。通过引入“让学引思”的基本理念,优化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造一个语文高效课堂,切实保证学生的语文课堂基本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基本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价值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通过应用“让学引思”的基本理念,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让学引思”基本理念下,其基本作用可以充分确保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深化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时,都不注意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地学习,学生都是处在一个被动的局面上。利用引入“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利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凸出学生的整体素养,通过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加入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丰富的体验性,为学生搭建一个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探究,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基于“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思考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用“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充分将语文教学形象化和具体化,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语文这门学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迅速进入到其中,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前的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利用好当前先进的技术,将语文知识以多媒体或者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化的语文教学环境,充分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的语文课堂发挥出应用的价值性。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鹿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微课,将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内容展现出来。


在本节课堂中,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鹿对于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将这一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感受和体会到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
        2、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入进行思考
        在当前的教育中,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通过应用“让学引思”的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通过教育活动的锻炼,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应用“让学引思”的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一个双向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分析语文教材知识,设计一个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能,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例如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时,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进行创作,画出自己的心中所想。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诗歌时能够带有感情,充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童年快乐生活的记忆。
        3、利用自主学习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重视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消除语文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困难认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自主性探究和小组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深入的认识。加入小组探究的方式,避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思维定势,让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入小学语文的知识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进行思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作者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基本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学会分段总结。比如将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了蟋蟀出名的原因,有唱歌和住宅。第二部分是第2到第6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住宅的特点。第三部分是第7到第9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借助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学引思”教育理念的引用,有助于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进行深入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主导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拥有一定的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姜留中.探究小学语文“让学引思”课堂教学反思[J].新智慧,2020(11):97.
[2]王玮.“让学引思”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3):85.
[3]何召云.“让学引思”——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J].小学时代,2020(07):1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