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潘雅静
[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系统的学习,数学学习对其而言学习难度大,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减少解题错误的教学策略,数学和其它科学比较,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是追求“本质主义”。因为数学是没有什么外部推动的,所以数学的进步很大程度就是要不断拷问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同时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此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潘雅静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系统的学习,数学学习对其而言学习难度大,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减少解题错误的教学策略,数学和其它科学比较,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是追求“本质主义”。因为数学是没有什么外部推动的,所以数学的进步很大程度就是要不断拷问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同时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此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04-0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学习,轻松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求,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越来越多的专家不仅关注于小学数学对于提高小学生智能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关注与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人类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小学数学课程开展得当,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思维的惰性比较大,这与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与脑的成熟的程度有关,因此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思维开发来起十分重要。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积极性,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活跃起来,呈现出一种高涨的热情,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更有动力,因此也就会更加的轻松。新课程的改革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要有合适的情景做辅助,而且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并且同学之间也要有交流,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被带动起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目前的学习状况,以及现在这些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再加上教学实况将一些图画、音频或者视频等一些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的内容带入,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更加的感兴趣,因为目前的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所以,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这些内容的加入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加强数形结合,深化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手段加强联系。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有效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研究和分析出理论知识的本质,最终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这也能深化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者就是用数量关系转化图形,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时候,虽然有周长的计算公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公式死记硬背下来,这样就很难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正方形由于长和宽的长度是一致的,所以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时候,有四种方式:即①长+长+宽+宽;②宽×2+长×2;③长/宽×4;④(长+宽)×2。在介绍这些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图形来讲解,这样,就在加快学生理解的同时,加大了思维深度,增加了对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
        (三)优化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要使练习的设计最佳,其关键是优化练习设计。设计方式针对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突出思考性训练,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发散性。1.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指在训练就原题变换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的结果,或把问题与题中的一个条件对换再探求问题的结果,或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让学生补充相应的问题和条件等等。2.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由于思考分析的角度不同,一题会有多种答案或多种解法。3.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指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索结果的可能性。如“有黄花15朵,红花10朵。”学生可以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黄花、红花之间的和、差、倍、比、等问题,再解答。4.一题多验。一题多验指一道题有多种验算方法。学生在解题后,要求学生根据条件与条件,或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用各种方法验算。
        (四)拓展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个性思维能力
        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通过材料产生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比如我们在教学计算中的简便运算时,在学生获得数据信息后不要忙着让学生动笔计算,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析、思考,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和发挥。在学生个体已形成初步的思维路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同伴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使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计算方法。
        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与任务,对促进教学及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老师不断尝试与探索,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鲍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J].名师在线,2020(32):31-32.
[2]罗倩. 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关键在审题[N]. 黄冈日报,2020-11-01(003).
[3]吴应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