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赵爱芬
[导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和身体都处于快速的成长中,社会上的思潮或多或少地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何帮助学生识别正确的思想,使学生成为品德与学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就成为班主任所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从教学实践入手,浅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赵爱芬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海渊中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和身体都处于快速的成长中,社会上的思潮或多或少地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何帮助学生识别正确的思想,使学生成为品德与学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就成为班主任所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从教学实践入手,浅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09-02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也是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自尊性,也更容易走极端,他们处在思想道德形成的十字路口。初中班主任应真正了解此时期学生的整体性格特点,并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日常的德育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真正的爱护他人,也能够积极地奉献社会,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一、积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的目标   
        良好的品德是学生个体之本,个人品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需要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现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目标存在一定随意性特征,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依然存在,整个德育教育形式主义特征依然突出。欲要实现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需要老师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正确对待德育教学并审视德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初中生树立明辨是非的观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为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通过班级的精神风貌建设,将德育教育贯彻其中
        作为学生热爱和生活的集体,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会影响所有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确立。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所有的学生必然也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这对提高每个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品德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作为初中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的精神风貌建设,通过开展班会,和同学一起探讨班风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的中心思想讲授与同学,通过这样建立班风的过程中,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个人素质和品德的自我培养和完善的意识,而且确立积极向上的好的班风,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比如通过对某些因为某些行为或者某种进步进行鼓励,可以促进学生对好的品德、行为的学习,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学生进行学习。在班上能够形成一股强劲的学习之风,学习氛围浓厚。其次,初中班主任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性格过于冲动这个时候会比较叛逆,所以这个时候班主任更是要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
        心理教育是初中德育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初中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心理上波动较大,所以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以心理教育为基础。


目前的初中教学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学习的效果不好,缺少主动性。班主任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可以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丰富班级的学习和生活,锻炼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让德育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实施平台,便于班主任对学生做针对性指导。比如班主任在班级中组织歌唱比赛,每个学生都上台来演唱一首歌,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表现意识,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而班级中有学生出现了异常的现象时,班主任要及时的与之沟通,开导学生,展现沟通艺术,改变学生的错误心理,实现有效的德育辅导。
        四、班主任应做好道德榜样,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由于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常常“有样学样”。此因,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即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另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因此,班主任应随时代发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
        (一)班主任要用高尚的品格感化学生;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己者则不能教人。所以,班主任应以高尚的品质给学生巨大的感化。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班主任干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应是进取精神的化身,唯有勤学的老师才能教出勤学的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逐渐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并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要求班主任努力掌握教育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班主任还应该充分发挥敬业精神的潜在影响作用,学生总善于观察分析,概括综合自己老师的形象,特征和人格,都爱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习惯、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必须慎重地修养人格,严格要求自己。
        (二)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平时我在班级经常强调:“要讲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有一天,我看见教室的地面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扔到垃圾桶里。我的动作被学生看见了,他们也都开始检查自己的周围是否有垃圾,并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老师都能弯下腰去捡一片小小的垃圾,我们更应该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后,班级卫生明显有了好转。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关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上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开展有计划的德育教学,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逐渐提高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潘进.浅析县城薄弱初中班级精致化管理[J].试题与研究,2020(30):117-118.
[2]昃丽丽,崔斌.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角色扮演分析[J].学周刊,2020(31):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