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俞卓丽
[导读] 在教育的改革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更重了,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因此获得综合性的发展,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高。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自然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根据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地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俞卓丽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中
【摘要】在教育的改革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更重了,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因此获得综合性的发展,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高。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自然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根据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地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08-02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
        布鲁纳曾说过,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最好办法是使其懂得这门学科的价值。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学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发掘教材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科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比如在讲授“电阻”和“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应用”、“光导纤维与光纤通信”;讲授CO2、SO2,致冷剂、塑料时,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以及“白色污染”等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讲授“遗传物质”时,介绍21世纪极有发展前景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等。让学生明白这些科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巨大的应用价值,从而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课;同时还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知识,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从而树立起先生科学的远大目标。
        二、改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了“传声筒”的角色,学生也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地接受知识,被动接受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彻底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做化学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给学生增加了一个“蛋壳游泳”的实验,将一个鸡蛋壳放入装有盐酸的烧杯里,会看到蛋壳首先下沉,然后上浮,浮到液面时又会下沉,继而又出现上浮,这时,可以询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既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认识,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又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将整个拨了皮的鸡蛋放入瓶口小于鸡蛋的瓶子中,鸡蛋能被放进去吗?这种违法常理的问题瞬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会主动参与到积极思考的行列中。还有钢铁放置时间长了会生锈是学生都很了解的常识,但是至于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很多学生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我将这个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完成,并事先设置好问题,例如:钢铁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中,哪一种环境会比较容易生锈?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和暴露在空气中,结果又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会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也使他们产生弄清事情真相的积极性。



        三、模拟进行科学实验,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一句话放在四海内皆准,在初中科学这门科目上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实验展开,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情境下验证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对学生施加知识性的影响,在学习思维上提供一定的刺激,为理论与实际的碰撞、结合作铺陈,使得初中生产生学习上的兴趣,在科学实验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总之,教师需要让学生模拟进行科学实验,在简单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验证,在良好结果的激励下实现学习的正反馈,整个教学过程能变得更具效力。另外,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还加深了学生的知识印象,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举例说明,教师在“科学测量”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尝试用已给的尺度进行所认知事物的测量,让学生在实验中认知测量这一行为对人类社会的意义。而通过教学延伸,让学生逐渐明白度量衡的统一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进而理解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单位换算背后的实质含义。而通过对一些暂时“不可测得”的事物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微观上与宏观上的尺度差异,小到原子直径,大到星系臂长,学生用常规的尺度单位难以进行测定,从而在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兴趣。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
        由于多媒体是集声、像、图为一体的,具备启发学生感官思维的作用,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情景环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思考、感受、领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来代替初中科学教学中无法操作的实验,取长补短,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以此来全面完善学生初中科学学习的效率。但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多媒体代替实验和板书,这样会使学生视觉出现僵化,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反而适得其反。
        五、开展课外活动,实现教学生活化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来鼓励学生多动脑和动手,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整个初中科学学习更加具备生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例如,听到炮竹声,就会自然地联系到这是由于不纯氢气点燃时所产生的爆鸣。初中科学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才可以启发学生内心的感受,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和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能充分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会,以此来增强他们关爱社会的情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育事业是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认为,教育事业不但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优化初中科学教学既要加强自身基本功的锻炼和素质的培养,也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积极推动科学教学的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江红.混合式学习在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2020(Z2):59.
[2]王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