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 赵月月
南宁市第三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初、高中生物知识有许多可以衔接的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度过高一上的过渡期,本文以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一为例,分析初高中生物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找教材知识衔接的问题与方法,以期为教师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主要提出四点方法:1、回顾模式;2、重新学习模式;3、学生参与教学模式;4、建议初高中教师大循环教学。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 问题 衔接方法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生物的学习设置在初一和初二,而高中的生物学习与初中的生物知识联系甚紧。新旧知识间的良好衔接,可以使知识的掌握呈螺旋式上升,从而保证学生顺利过渡初高中。然而,高中生物部分内容更抽象,学生在初中基本未涉及,故学习有难度,导致学生觉得高中生物知识难,畏惧生物。为了更好的进行初高中知识进行衔接,研究一些有针对性的初中高中生物衔接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1初中生物学习现状
初中生物的学习力求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能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较好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环节意识[1]。
根据笔者一年的初中生物教学经验和观察其他初中生物教师的授课等,发现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课时有限。一周一般设置生物两节课,有些学校因为生物教师配备不够甚至压缩为一节课。这就导致了生物教师无法有足够的时间正常开展各项实验,实验就算开展了也无法正常进行评价,有些学生只是做了,但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实验课程难以实施。
1.2实验或者演示实验课程部分学校不设置,特别是初二直接在课本上画重点,着重于背诵应付会考。当然某些乡镇学校实验设备不齐全,部分高中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显微镜,更不知道使用方法。
1.3初中教师不太清楚初高中衔接点具体位置。初中未经过大循环教学的老师不知道重点在哪里,不知道哪个内容与高中衔接紧密,需要着重讲解。
1.4生物不参与中考。一般初中生物不中考,某些学校、家长、学生不重视,只侧重于中考学科,导致了学生也认为生物课堂只听听就行,可以不掌握。另外,初二下考完会考以后初三不学生物,进入到高中前会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忘记了大部分知识了。
2高中生物学习现状
高中生物学科主要强调学科素养,总结为要培养有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高中生。高中生物强调的培养目标与初中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区别与偏向,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高中生物教材改变了初中生物教材的格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文字阐述较多且专业性强。初中阶段习惯了教材以图为主,转入到高中阶段,尤其高一阶段,高中教材大多内容抽象,特别是核心概念、原理等内容的叙述,相比较于初中教材更为深入、抽象[3]。
根据笔者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发现高中生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教师不清楚学生初中生物知识掌握程度。高一上册第一节的内容为《从生物圈到细胞》,其中细胞型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学生可以理解并接受。但是在讲到病毒时,学生有疑问,不知病毒是不是生物。该知识点在初二上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当中的《病毒》一节已经学过: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但是高中老师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该知识。所以课上没有过多强调病毒是生物,只不过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
在补充了关于病毒的知识后,才让学生认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为学生的初中学校不同,高中老师无法知晓所有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掌握水平,这给高中教师上课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2学生初中生物知识掌握层次不均。在实际上课中发现,部分学生生物基础比较牢固,问到相关问题时,可以很快准确的回答。如问到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时,有些学生回答“DNA和蛋白质”。但部分学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更有甚者说初中没有学过该知识(可能已经完全遗忘)。这会让能学生产生落差,有些会有“优越感”,有些则会觉得自己初中没学生物,是不是高中就学不好生物,产生了各种担忧。
2.3学生心理层次。经过刚开学教师对生物的介绍以及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逐渐适应了高中生物学习的节奏,并且找到了方法。但经过考试的洗礼,几家欢喜几家愁。特别是考不好的同学压力很大。在初中生物几乎不参加考试,考试题目也以常识为主,没学过生物的都基本可以考及格。但是高中是不同的,是检测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选拔性考试。而某些学生因为暂时无法接受这种考试模式的改变,或者说是考试分数的变化,导致出现了畏惧生物的心理,甚至焦虑。
3衔接方法
针对初高中生物知识上衔接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取适当合理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将初高中内容衔接起来,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快乐地学习。针对该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的方法:
3.1回顾模式。教师可在一节课的开头回顾一下有关于这节课的初中生物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节课内容。如在讲《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时,可先回顾初中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让学生回顾起来: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回想起来后会便于本节课“细胞核的结构”知识的讲解,也可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2重新学习模式。该模式即重新讲解初中有关本节课的生物学基础。如在学习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中,将初中学习的有关于在低倍镜下的显微镜操作步骤全部重新学习一次,可用视频学习,也可采用教师演示的方式学习。然后深入到转为高倍镜的方法,以及放大倍数的变化。
3.3学生参与教学模式。初高中教材中都有科学家的故事或者科学史话等。如高中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知识,在初中七年级上册《动物细胞》中科学家故事中就有相应的内容。可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讲解故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他同学也会更愿意听自己的同学讲的故事。由此学生更能对“科学建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感同身受。
3.4建议初高中教师大循环教学。通过初高中大循环教学,教师会对初高中的衔接点有明确的认识。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利于学生的发展。如若难以大循环,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初中阶段整个生物学的学习结束之后,用很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可以提前了解一下高中的内容,从而罗列一些和高中有衔接关系的内容使学生对高中的学习内容产生熟悉感,为学生进入高中做准备;学生进入高中后,在进行正式生物学习之前,高中教师可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基础,加强学生的紧迫感,在测试过程中可帮助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积极投入到高中学习中。
总而言之,实际并且高效的地进行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教师要研究教材,并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师生一起努力,以达到顺利衔接初高中知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刘淑萍,李贞彬.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2019,(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