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罗玉强
[导读] 全面构建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罗玉强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夏造中学 江西省吉安市 343801
        摘要:全面构建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助力学生生物综合素养培养的主要实现路径,初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积极的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不断的探索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真正的助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为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构建工作已经成为初中生物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工作任务,但是从目前的初中生物课堂基本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堂教学质量不够高等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生物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积极的重视起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不断的总结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经验,真正的完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为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总体效益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成果,但是从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并非尽善尽美,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漏洞,总结如下。其一,满堂说教。在具体的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生物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输和满堂说教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如在进行知识讲解时教师进行板书和口授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机严重不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在生物课堂的学习活力和学习能动性,自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有效教学实施。其二,大水漫灌。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不注重关注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班级教学过程中两极差异分化现象扩大化,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学习差异逐渐显现,影响到协调一致的开展教学,不利于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其三,教法固定。教学方法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托,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便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但从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化和固定化,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力不足,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其四,评价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也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有效化和高质量的评价实施是帮助学生查找学习短板和漏洞的基本途径,但是从实际的评价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口头话和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开展教学,使得课堂的评价过程中不够活跃活泼,也影响到最终的评价效果。以上就是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影响着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积极的强化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方法和对策,真正的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实现高效教学实施,为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
        (一)从满堂说教变为合作学习
        以往那种满堂说教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较低,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力不足,也没有有效的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模式,合理的将以往的那种满堂灌输转变为合作学习,以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主人、挑大梁,继而全面的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细胞》小节内容时,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一方面,要做好合作学习准备,如生物教师不妨结合班级学生的意愿,合理的将学生分成5-7个学习小组,并引导每个小组之间有效进行熟悉,合理的定位合作学习职责,为后续的有效合作学习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合作学习实施。

如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绘制织物结构细胞图、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进行全面化和具体化的讨论学习,而生物教师则可以适时的组织统一讲解,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困惑,同时生物教师还要能够对课堂的讨论学习秩序进行维护,真正的助力合作学习高效的开展和实施。
        (二)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施教
        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学模式,使得不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差异性被忽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有效的学习对应的生物基础知识内容,不利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提升,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模式,有效的将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施教,真正的在课堂开展分层教学实施,较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助力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小节内容时,一方面,要强化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如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形式对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生机基础知识储备量和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考察,通过师生当面交谈的方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差异进行更加精准化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分层教学实施,在具体的分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布置分层教学任务,并结合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学习任务不同等,给予学生精准化和差异化的学习指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将自身的任务完成,继而实现精准教学实施。
        (三)从固定教法变为丰富教法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往往采用固定化和单一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如借助口授法或者板书+口授法,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积极的将固定教法变为丰富教法,真正的借助教法的创新来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添加生机和活力,继而实现高效教学实施。例如,在学习《多细胞生物体》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双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备课环节,主辅教师可以一起通过单元测评、摸底考试、课堂观察和教学评价等形式,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把握,还可以一起通过观看网络公开课、电子教案等方式,对教材的模块组成、教学重难点进行界定,同时在全面了解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合理为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环节,主讲教师可以负责对具体的知识进行讲解,而辅助教师则可以通过巡视的方式,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效教学实施。
        (四)从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
        传统的单一式和口头式的教学评价模式,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改进和提升,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积极的转变评价模式,将单一式和口头式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模式,以进一步带动学生在评价环节的参与度,全面的提升课堂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为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体》小节内容时,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入包括小组轮流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综合评价以及学生匿名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评价方式中积极的参与进来,不断的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还要看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进步、进步的快慢、学习状态是否良好、学习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等,真正的借助有效化的课堂评价帮助学生补足短板和漏洞,实现高效教学实施。
        总之,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的重视起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不断的总结有效教学的经验和思路,全面的开展教法探索和教法创新,并在具体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从满堂说教变为合作学习,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施教,从固定教法变为丰富教法,从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等,全面的激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力,为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时苹.论妙用多媒体,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61.
[2]倪曙光.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自主高效课堂[N].科学导报,2017-02-17(C02).
[3]张国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