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杨伏娟
[导读] 从当下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是较为普遍的

        杨伏娟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县直第一幼儿园, 山西 运城 044100
        摘要:从当下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是较为普遍的,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可以使得幼儿的身体素质大幅增强,同时能够对智育、德育、美育等起到促进作用。在展开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必须要保证空间是充足的,活动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要提供合适的活动材料,幼儿教师则要做好指导工作,如此方可使得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活动效果达到预期,幼儿的身心能够实现稳健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
导言:
        从我们国家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来看,其中针对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有明确的规定,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兴趣,促使其积极参加,进而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并能够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因此说,幼儿园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除了要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予以关注,并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尤其是要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获得更为坚实的基础。
1 体育游戏活动的涵义及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将运动、游戏、教育予以整合,使幼儿的身心发展更为稳健。对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基础性,对幼儿身体素质进行提高时,其是基本的途径,比如沙滩排球、篮球等;二是娱乐性,即是幼儿娱乐生活的主要渠道,比如体能圈、彩虹伞等活动;三是兴趣性,由于活动的内容多样,而且形象直观,可以使得幼儿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如丛林探险营;四是开放性,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可将自然、生活中存在一些元素吸纳进来,营造出更为新颖的活动情节,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动作,比如走木桩等等;五是教育性,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创造、审美、社交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间接受相关教育,比如组织观看水车运动规律的活动。
2 提升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
2.1 创设开放的体育活动环境
        在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必须要保证活动环境满足需要,尤其是确保开放性要求切实达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对运动区域、周边环境进行适当整合,使得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适感,时间、空间产生的限制能够被切实打破。展开区域体育活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这对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说,幼儿园要将《指南》中的相关要求作为依据,同时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园内现有的资源予以充分利用,打造出户外互动区域,在不同的主题区域中投放适合的材料,这样就可使得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顺利展开。在幼儿园中设置的户外活动区域主要包括平衡、攀爬、跳跃、投掷以及球类等区域,组织幼儿展开活动前应该要围绕既定的活动主题来完成好区域设置、材料投放等工作。对场地、设备进行规划时,必须要将因地制宜原则落实到位,比方说,平衡区可以和跳跃区相连接,而攀爬区则应该设置在塑胶场地或是草坪之上,而投掷区则应该和其他区域隔开,保持安全距离。另外来说,活动空间密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幼儿数量、可用的活动空间等均应予以考虑,确保活动环境更为宽松、自由。不同区域投放的材料也要慎之又慎,保证材料能够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将其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而要实现这一点,活动材料除了要更为丰富外,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比方说,平衡区中可以投放的材料包括跷跷板、独木桥、平衡木等;攀爬区除了要设置攀爬网外,软垫也要配备到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增加攀岩墙;投掷区中投放的材料包括飞盘、沙包等;球类区投放的材料应该具有不同的色彩,球的类型、大小、质地也应该更为多样,使得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


2.2 营造轻松、和谐的体育活动“软环境”
        2.2.1 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
        展开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的作用必须要发挥出来,除了对幼儿活动进行适当引导外,同时要营造适宜的活动氛围,使得幼儿能够自由展开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幼儿开始活动后,教师要细致观察幼儿的表现,对其实际需要应有一定的了解,进而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促使其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展现出对幼儿的尊重,当幼儿有特殊需要时,或者是提出不同意见时,切不可直接否定,而是要做好引导工作。对不同幼儿存在的差异应该有清晰的认知,不可使用同一标准来对幼儿进行衡量,确定的目标、要求要具有差异化,这样方可对活动效果有正确的了解。比方说,幼儿在展开“大害虫”游戏活动时,因为在身高、体力等方面存在差别,所以教师可对距离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使得投掷练习更具实效性,而且幼儿参与的意愿也会变得更为积极。比如组织红色摇篮活动,红色摇篮——小小红军体验营,用游戏串起了各项体能活动,有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陕北胜利会师几部分,孩子们爬软梯、翻吊环、过吊索、爬木杆,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发展。其次小小足球运动员、炫酷篮球、极速轮滑、星空漫步等体育游戏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开展。
        2.2.2 优化和谐的家园共育环境
        作为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深深印刻在幼儿身上,每个幼儿都会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异于他人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日后会转化为其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因此,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将户外区域体育活动课程向家长开放,倡导家长同教师一起参与到创设活动环境和指导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参与到这一过程,不仅为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增加活力,家长自身的育儿观念和能力、水平也在不断转变和提高。比如组织亲子运动会,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结论
    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将户外体育活动的轻松愉快、自主、自由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此便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良好发展。总而言之,教师要对自制玩教具的功能进行充分开发利用,把活动中的物质因素转变成教育要素,将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在户外体验活动中国体验到快乐,最终促进幼儿个性品质、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为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亚萍.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3):139-140.
        [2]阮娟,周起煌.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的思考[J].儿童发展研究,2019(03):63-68.
        [3]焦旭妮,杜艳枝.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实现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4):168+170.
        [4]冯萍.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2):114-117.
        [5]陈月文,胡碧颖,李克建.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04):25-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