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翁益莉
[导读] 陶行知是我国的教育学家

        翁益莉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    215100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的教育学家,其提出的教育思想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若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分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提问教育教学的积极性。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措施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这是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阅读学习做好铺垫。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教育从业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转变阅读教学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倡教师对学生创造以及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这样的教学思想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并且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将这种思想进行实践。同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提倡将生活与教育进行结合,把生活提升到教育的水平,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有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学生逐渐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提升。
        其次,在陶行知看来,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行激发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目前多数学生的阅读学习需要建立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普遍缺乏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因此,根据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小学的语文教师需要逐渐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将被动的学习行为变为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力,这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案,进而实现自主学习。
        二、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活跃学生的阅读思维
        文学作品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反映,也是对生活的有效描述。它时刻传达着作者对世界的思考,涵盖着作者特殊的人生经验、情感表达以及思维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人格需要塑造,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这种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借助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中总结人生经验,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比如,在阅读《阿Q正传》这本书籍时,教师就可以对其中隐藏的内容进行挖掘,其实阿Q悲惨的命运中反映着当时人民的疾苦、辛亥革命的悲痛教训等,这些知识是学生不具备的,这样的内容挖掘过程促使学生弥补了知识上的空白,不仅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开阔视野,活跃阅读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对自我进行反思,进而形成更好的品质和人格。
        三、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过程。阅读的过程能够对信息进行吸收,写作是创造文字的过程,读能够实现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写能够对文字进行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表示人们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价值。那么,为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将阅读与写作的过程进行有效结合。
        阅读为写作以及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的创作需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若是失去了阅读的根基,那么语文教学将会失去活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需要感受语文阅读的美感,体会生活的乐趣。阅读教学不能仅仅集中在课本的阅读内容上,也需要逐渐开拓阅读渠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将阅读与写作的过程进行更好的融合。
        为了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摘抄,进而学生能够养成自主摘抄的良好习惯。在文章阅读过程结束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词好句进行分类和摘抄。比如:对人物、风景、心理等进行描写的句子进行分类和摘抄,并且加以模仿。在《鼎湖山听泉》中作者对山泉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些都是良好的能够进行摘抄的素材。学生在不断朗诵这些好词好句后能够实现对记忆的巩固。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素材积累的基础上,那么就需要对好词好句进行分类摘抄。陶行知先生强调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多创造学生与生活建立起联系的机会,促使学生之间开展沟通和交流。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定期对学生开展阅读指导,将优秀的阅读刊物推荐给学生,学生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并且书写读后感,在课上以及课后进行沟通交流,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所写的读后感定期进行点评,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了解,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来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有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对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小学语文阅读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思维模式,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阅读教学,为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奠定基础。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实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蒲永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师在线,2019(26):29-30.
        [2]张晨.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91+120.
        [3]吴佳书.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50.
        [4]王继永.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