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杨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小学 415500
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是较为匮乏的,生活经验极为欠缺,思维方式也十分稚嫩,在理解深奥的语文知识时会存在一些困难,长此以往,很多小学生便会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存在一些抵触情绪。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利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思维当中存在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激励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教师再进行授课的时候便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语文教师能够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同宝贵的教学经验进行良好地结合。
一、利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很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并没有对每个学生实时观察,仅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想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各项能力还没有被完全地激发出来,并不能够对文章之中的深刻内涵进行全方位地理解,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钻研文章之中,但依然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渐渐失去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和决心。因此,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走向,积极利用课下的时间和学生深层次地讨论,知晓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上的发言。采用赏识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一点一滴之中发掘自身的潜在能力,从根本上增长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讲授《太空趣事多》这篇文章的时候便应该积极采用这种教学理念。教师先不要着急将课文中的核心内涵全部讲解出来,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将自己知道的太空知识进行叙述。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不是十分健全,在表述事件的时候会存在逻辑不通的情况,但老师并不用打断学生的发言,需要用心聆听学生的切身感受。事后教师需要运用赏识的语言来鼓励学生的博学多才,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努力是能够被教师发现及认可的。随后,学生再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便会拥有极强的自信心,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语文课堂之中,教师也能够因此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潜在能力
小学生是具有无限潜力的,但是,这种潜力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被学生自行挖掘出来,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进行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学阶段便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势。学生能够在学习道路中的每个环节作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决定,并能够在未来拥有璀璨的发展前景。为此,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将赏识教育的先进观念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语文课堂之中,帮助每个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了解到自身的潜在能力。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知晓自己思维方式中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比如,教师在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的时候便能够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自行将课文通读一遍,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的雷锋精神和雷锋形象进行详尽地描述。随后,教师要求班级学生自行结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篇现代诗编制成一个小型的话剧,学生进行话剧排演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当学生在班级的舞台前尽情展现的自己的时候,便是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及舞台表现力的重要阶段。事后,教师需要利用赏识的语言夸赞每个学生的精彩表现,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发现自身的潜能。教师还可以利用赏识的手势语言,如竖起大拇指或者是以抚摸额头来肯定学生的表现。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体会到温暖,还能够知晓自己能拥有何种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尝试,让学生练就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拥有敢于尝试的勇气。这样学生的人生道路才能够越走越宽广。
三、利用赏识教育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很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没有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讲述语文习题的时候会要求学生仅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题目的解答。在课上时间内也没有真正走进学生之间。同时,有的教师在学生犯下错误的时候没有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学生大声指责,这些都是阻碍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严重阻碍。长此以往,学生并不能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和谐信任的关系。在这种教学情态之下,师生之间会渐渐产生心灵上的隔膜,教师无法了解学生面临的困难,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教师表述过程之中想要传达的真正含义。针对这人种教学现状,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赋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及信心,让学生能够逐渐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学生也能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传达给教师,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的时候便会变得更为容易。比如,当教师面对一名犯下错误的学生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学生带领到一个环境相对僻静的地方,利用轻柔的语气和关切的面容来询问学生事情发展的全部经过,在安静的环境之下,学生会渐渐放下内心的戒备之心,将事情的全过程毫无保留地叙述出来,并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完整地传达给教师。随后,教师需要以一名朋友的身份为学生剖析整个事件的利害关系,并将自己的想法运用通俗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到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待事件逐渐平息之后,教师需要占用一堂课之中的小部分时间来表扬这名犯下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说:“每个人都难免会犯下一些错误,但是他能够及时改正,这种精神和态度是值得我们赏识的”。学生在这种赏识教育的观念下会意识到自己的改变能够被教师所看到,并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理性看待问题,学生的内心能够在迅速成熟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放下内心的芥蒂,和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亦师亦友良好局面。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课下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目光,及时发觉学生思维模式当中的闪光之处,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逐渐建立起强烈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班级整体语文水平的进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