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佳晔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 215100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虽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学校对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教育还不够重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较低,阅读方法也缺乏科学性。繁重的课后作业导致小学生阅读时间比较少,学校和家长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这样很不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拓展。在课外阅读教育中,要求小学生有独立的阅读空间,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活动中逐渐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提高阅读;小学阅读;课外阅读;有效性
1.当前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1.1主要表现在学校和家长不够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和家长过多的重视应试考试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忽视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导致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缺乏自主阅读能力,不能独立解决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应试考试中也体现出一个问题——课外阅读理解差距很大,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图书馆和阅读角,但也没有加大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教师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多的是对应试考试的技巧训练,造成小学生在阅读时仅停留在读懂字面意思的层面,做不到与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体会不了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次情感内涵,学生对阅读也就没有兴趣,逐渐丧失阅读在小学学生教育中的意义。
1.2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阅读范围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课中,学生阅读的范围也仅仅是在书中所推荐的阅读书目,有的甚至是网络上的推荐,学校对学生阅读课程的设置也比较简单,大多数都停留在表面,形势下的现象非常严重,并没有去深究阅读能够带给学生的益处,简单的摘抄和重复的书写没有达到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知识积累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考试的阅读理解得高分,盲目做题、押题,扭曲了课外阅读的初衷。一些偏远地区的语文教育中甚至阅读书目匮乏,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课外阅读书目,学生自己也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学生阅读效果不好,学校阅读教育程度低,普及范围小。家庭对学生阅读存在局限性,购书阅读数量有限,甚至几年都不换置新书。层次不均匀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导致语文教学出现分层化的现状,慢慢丧失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利于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提高语文教育的水平要从最基本的阅读开始抓起。
2.兴趣对提高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论述
提高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层面,也要注重对课外知识的拓展了解,而阅读就是拓展课外知识的有效方法,学校和家长要进行监督并辅助孩子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尚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一般会将家长和老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基于小学生的这一学习能力,家长和老师要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现今不少家长工作之余偏向于面对电子产品,与孩子的面对面交流减少,更何况是与书本的交流,有的甚至热爱消遣娱乐活动,导致缺乏亲子阅读时间,何谈为学生树立读书榜样?所以家庭的读书氛围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我区特别设置的分年级推荐阅读书目,大多是学生只仅限于书目阅读,甚至个别都读不完整,教师与家长学生在进行有效阅读的同时,也是在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只有进行深入阅读才能与作者在情感上引发共鸣,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含义。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慢慢领悟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这是非常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言行举止都会依照着其父母,只有当父母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阅读习惯,并为孩子树立榜样,家庭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提高小学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
3.1教师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
在培养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阅读书目的管理。在小学学习中的学生不能够明辨所读书籍传递的价值观。教师应该根据课本中所学内容,给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辅助学生学习。低年级段在选择阅读体裁方面应以绘本为主,比如《木偶奇遇记》《精灵鼠小弟》《笨狼的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等。绘本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比较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我们并不需要将主题提炼出来讲给孩子,而是希望让孩子在阅读中满满浸染、感悟;中高年级段,我们则提倡整本书的阅读,可以选择《长袜子皮皮》《吹小号的天鹅》《爱的教育》《鼹鼠的月亮河》《嘭嘭嘭》《我要做好孩子》《乌丢丢的奇遇》《我的妈妈是精灵》《夏洛的网》《帅狗杜明尼克》《小王子》《屋顶上的小孩》《城南旧事》《青铜葵花》《草房子》等为优选对象。在进行推荐的时候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散文、诗歌以及小说都是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的。其实在语文课堂上,每篇课文最后都可以找到相关联的阅读链接,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甚至可以将此项任务交给学生,主动寻找文章或著作,会更有收获。
3.2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并制定有效的读书计划
当然只有阅读方法和推荐书目是不管用的,想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学生要有阅读习惯,老师要提供阅读方法和推荐书目,更重要的是辅导学生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读书计划,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每个家庭、每位学生都不同,家长有足够时间愿意陪同阅读,那么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制定亲自阅读目标;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家长无法协同,那么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自我阅读,多给予帮助与鼓励。读书目标要具体到每天,每周,每月,做到课本知识与课外拓展相连接形成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班级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之后一定要有反馈,合理布置读书笔记,并评选出每周的“最佳阅读者”,适当奖励,激发兴趣。
3.3学校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带动氛围
阅读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但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对阅读没有兴趣就很难进行这项活动。学校要相应地举办各种读书会的活动,定期进行全校性的阅读推广,将活动融进各班、各家,让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想结合,慢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在学校内营造出一个全民阅读的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读书感受的交流,例如每人制作精美的阅读书签,以“漂流瓶”的模式赠送他人,增强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更有新鲜劲。学校还可以在举办读书会的基础上举行征文比赛,让学生能够将平时的阅读积累,运用到写作中,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但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良莠不齐,可以分部举行不同比赛,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满足成就感。
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有观点,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并为其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探索,以创新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和阅读教育,引导学生。学校也应该提高培养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水平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也要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慢慢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家校共建和谐阅读,是学生提高锻炼阅读能力最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1]于艳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35.
[2]黄丽惠.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27.
[3]吴治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才智,2019(25):155.
[4]罗银晶.新媒体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1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