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收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对“面向职业”的种植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方法展开探究。
关键词:面向职业;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语文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必学科目,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语言能力,对于其走向社会后的就业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结合社会就业形势与学生自身成长需求进行深化改革。
一、“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贯彻到生活当中来,进而在毕业走上社会的时候,能够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能够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服务于学生就业。因而,在语文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明确教学方向、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尽力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难度,从而才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突出教学的实用性,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将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能够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检验语文课程学习的效果。这也是当前“面向职业”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较于传统教育出身的学生来说,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坚实的文化基础,多数学生会认为语文学习对就业的帮助不大,因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法和深化教学改革进行扭转,目前来说,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愈发重视其实用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语文基础,改变既有教学模式和方法,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主观意愿上愿意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二、“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途径
(一)教材方面的改革
根据现阶段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来看,改革的重点首先应当是进行教材改革,根据学生的专业科目学习方向进行针对性语文教材定制,或是通过专业课与语文课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合教学。现代发展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对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教材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中职学校语文教材改革,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语言、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保障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就业。采用联合教学和针对化教材改革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和参与积极性,以此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提升专业技术的同时增强个人素养与能力。因此,开展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其前期重点工作应当是深化教材改革,加强与技术课程之间的联系,多方联动,以期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面向职业”背景下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以现代化教学方法作为保障,现阶段来说,国内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教学形势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多数学生会认为这样的课堂较为枯燥,从而对语文教学活动失去兴趣。以古文教学为例,中职学校多数语文老师都会侧重于学生的背诵和朗读,或是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传授,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案例援引使用不足,学生仅是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以此应对考试,无法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拓展知识,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的就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并为学生讲述课文之外的拓展内容,即实现了知识量的提升,也实现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面对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模拟社会实践,例如招聘会等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教学和就业协调性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大、中、小型企业对于人才匮乏的程度也大大提升,并且在这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需要员工进行许许多多诸如策划等的工作。而这些诸如策划等的工作,对于学生的个人写作能力要求一般是比较严格的。而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中职院校的学生常常将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不重要的课程来学习,仅仅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学生并不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不能够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掌握各种商业文案的写作要领,也就无法满足我国各类企业文案策划等工作的需求。这也是当前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毕业生无法及时就业的原因之一。因而,必须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地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写作策划的能力,必须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
(四)创新考评机制
通过有效地改变语文作业的布置以及考试的形式与方法,也可以有效地为“面向职业”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服务。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不外乎课后背诵、写周记、做课后习题、练习历年考试试卷与模拟试题等方式。这几种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方式,常常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倦心理,进而无法达到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巩固语文知识的目的。因此,开展例如社会实践抑或社会调查等的活动,同时将这些开展的活动布置成作业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完成的积极性,能够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有效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对课后作业不重视的现象。并且,教师通过带领学生组成各自的团队进行社会实践或者社会调查活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这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来说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创新考评模式是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充分引领学生接触社会、提高动手能力的途径之一。
结语:中职院校作为社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其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因此,在未来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课堂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具有更好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刘颖. 基于导学案模式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112-114.
[2]程琳, 孙凤东. 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12).58-61.
[3]彭优.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0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