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施甸县幼儿园,云南 保山 678200
摘要:音乐教学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启发性特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潜移默化中渗透先进的育人思想,幼儿主动参与,自信成长起来,期待他们在今后的艺术发展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音乐教学与游戏教学联合在一起,强化培养孩子们创新的能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技能,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启蒙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自然指日可待。笔者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音乐教学中与游戏互动策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幼儿音乐;音乐教学;游戏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早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注重音乐对孩子的启发性作用,并充分考虑到幼儿喜爱玩乐的特点,将音乐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孩子们通过接触音乐游戏的方式来增强自身艺术感受力,提升自身音乐表达能力,为孩子们留下愉快的记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安插音乐游戏互动,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受到教育,在快乐中进步。
1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内涵
音乐活动游戏化是指在对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将音乐的教学内容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进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及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音乐活动游戏化与一般的游戏活动不同,其以游戏为手段及辅助,以音乐教学为活动的灵魂,强调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引导幼儿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进行幼儿的音乐素养。
2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互动的实现分析
2.1结合音乐游戏,设计趣味教学活动
幼儿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只有身心上完全放松,孩子们才能释放出自己的天性,对于事物的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在给孩子们设计相关的音乐游戏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点,为孩子们设定具象化的情境和场景,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游戏场景和人物角色,让孩子们在背景音乐下依照所分配的人物在特定的游戏场景中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参与到音乐游戏的同时也将自己置身于角色中,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站在游戏中的人物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人物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整个音乐游戏。
2.1.1选择易于记忆的音乐
幼儿阶段在各个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理解能力欠缺,为确保游戏的连贯性,就需要选择配有歌词的曲子或歌谣来方便记忆,以服务教学活动的完整开展。如选择《点点虫》来开展手指游戏,根据歌词“虫虫飞,飞上屋……”让幼儿进行动作模仿,这里的指令性语言“点点虫,虫会爬,点点虫,鸡会啼”表达清晰,方便了幼儿对动作要领的轻松掌握。增强了幼儿游戏信心,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而选择的正只是单纯的曲子,因加大了记忆难度,游戏动作的完成就需要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且动作较为生硬,美感大打折扣,通常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歌词简单易、朗朗上口为宜,这样,不但更具趣味性,而且只需要教师的简单参与便可使幼儿独立完成动作。
2.1.2精心设计游戏形式
幼儿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对游戏活动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幼儿个体各方面情况来对游戏活动进行切实的设计,不仅要重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并且还需要确保促进幼儿能够得到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游戏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借助有效的方式方法可以激发出幼儿的学习潜能,提升幼儿综合能力水平。如可进行《拉勾勾》歌曲教学时,就可设计和加入情境模仿和对唱的游戏形式,来营造积极互动的演唱氛围,强化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2.2结合音乐游戏,掌控幼儿心理特点
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引导,给孩子们创设真正符合儿童心理的音乐游戏活动,主动探寻儿童心理,捕捉儿童真实想法。教师在幼儿教学中结合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试着问一问自己:“如果我是一名儿童,在参与到这个游戏的时候是否会感到有趣?是否会有积极参与的欲望?”教师在这个真正去揣摩儿童心理特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需要对幼儿的心理年龄以及兴趣爱好有一个详细的理解,而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所设计出的音乐游戏必然是能够让孩子们轻松接受并感觉到十足趣味性,提升幼儿教学课堂趣味性。
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比较弱,教师利用音乐游戏进行幼儿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音乐上面。为了让孩子们增强对于音乐节奏的敏感,教师可以将游戏中的音乐节奏分成多个音乐区域,然后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进行节奏,以此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区分音乐区域,激发对于课堂的兴趣。比如,利用不同的图案将音乐区域区分开来,或者是在每个音乐区域都放置不同的水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逐渐增强自身音乐感知能力,强化对于音乐的理解水平。
2.3挖掘游戏活动的内在特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
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内在功能,正是源于游戏的兴趣性、自主性、愉悦性、活动性的特征,幼儿才能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孩子。只有在教育活动中保持游戏的这些特质,才能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原动力。所以,老师在进行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游戏的内在特质,并有意识的将游戏内在的趣味性与音乐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尽情的融入到游戏化的音乐之中,在快乐与玩耍中获得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的整合与互动是幼儿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意义丰富。教师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教师要与家长多度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为孩子们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在适当的引导下帮助孩子们提升音乐理解能力,而且利用游戏的方式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手脑结合能力,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提升幼儿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英梅,张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游戏化策略有效实施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报,2019,10(07):166-167.
[2]刘建成.幼儿园音乐教学与游戏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上),2018,21(0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