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姚璇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越加完善,教育理念也变得更加先进,我国在教育方面 已经不只是专注于文化课以及卷面成绩,而是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是艺术课的一项主要课程,可以还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情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其前提就是要掌握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与动力,具备串联旋律与和声的作用,继而形成动听的乐曲,继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根据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主要让学生

姚璇   铜仁市坝黄民族小学  55430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越加完善,教育理念也变得更加先进,我国在教育方面 已经不只是专注于文化课以及卷面成绩,而是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是艺术课的一项主要课程,可以还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情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其前提就是要掌握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与动力,具备串联旋律与和声的作用,继而形成动听的乐曲,继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根据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主要让学生唱歌、鉴赏音乐为主,对节奏的理解并不是很全面。所以,要想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就要安排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而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进行了分许。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48-01

        引言
        在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重点指出了小学生在音乐课程是能够应该达到的技能水平以及对节奏的掌握程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掌握节奏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节奏训练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已经有诸多的小学音乐教师学习国外的先进音乐教育理念,掌握了一些训练节奏的技巧,这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赏析观摩教育模式,,而是运用了先进的“体态律动”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参与进来。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得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感观,在种种因素下,就可以使得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某种角度来讲,节奏代表了生命的律动,对音乐来讲,具备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其与音乐紧密相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1节奏训练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节奏训练是常见的同时也是关键的一种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能帮助小学生培养乐感,是小学生理解音乐的基础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音乐记忆与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1提升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就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上音乐课程。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年纪会在七岁到十二岁之间。小学生对一件事情存在兴趣大部分都是一时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注意分散的情况。而在音乐课堂上进行节奏训练,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而对高年纪的学生来讲,就可以在节奏训练中展开律动,将音乐课程应有的效果尽数体现出来。



        1.2培育小学生乐感
        首要,要明白什么是乐感,简单来讲,乐感就是对音乐的感觉与知觉,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听到一些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会情不自禁的做出一些舞蹈动作,而一些理智性较强的学生也会哼出一些小曲,其实这就是人们的节奏意识,简称乐感。所以,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就要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节奏的走路以及拍手等,以一些生活常见的动作,来帮助学生养成音乐乐感。
        1.3提升小学生读谱、识谱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到乐谱,但是也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如果只是将乐谱放在学生面前,反复讲解乐谱的音乐知识,那么学生的收获将会很小,学生无法从根本上去理解音乐存在的意义。乐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熟练的掌握乐谱知识,在此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旋律,这样学生在识记乐谱时,才能将识别乐谱的问题简单化。并且,旋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观上记住音乐,通过视觉以及听觉效果,在让学生肢体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读谱、识谱能力。
        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的策略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那么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是一项基础的教学活动。并且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谱、识谱能力,再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肢体感受,综合多种条件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而笔者提出了以下几项节奏训练的策略。
        学习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很难保持学习动力,而游戏却不一样,将音乐与游戏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将音乐节奏训练应有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有很多节奏学生并不能轻易理解,如果教师可以将节奏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在进行节奏训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猫叫是:喵.喵.喵.喵(XX节奏);小山羊叫是咩 咩(X-节奏),学生就能够特地去模仿这些声音,然后感受不同的节奏类型,并在这个过程中配合以小猫、小狗、小山羊......的动作,深刻的感知这些节奏知识。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的方法,来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上节前,要做好规定,某个节奏代表某个动作,当弹奏出某些内容时,就要配合动作。教师可以弹奏出十六中分音符以及全音符等构成的乐曲,来让学生记住这些基本的节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艺术,而节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核心。要想让学生学好音乐,那么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音乐,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释放天性。而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体态律动法等,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数学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璐.寻适当之法  悟节奏之趣——例谈如何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训练小学中、低年段学生的节奏感[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58-60.
[2]黄瑞.试析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辞赋,2019(05):209.
[3]水海云.趣味性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智慧,2019(09):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