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叶新标
[导读]

叶新标   龙川县培英学校  广东  龙川  5173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50-01

        随着课改的全面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就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而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必须面临的挑战。下面我从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的方法谈谈我的看法。
        一、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
        (1)记忆性强
        化学这门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非常多。例如,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常见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以及反应产物、各种元素常用的化合价、元素周期表等。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2)知识点零散
        与其它的学科相比,化学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点繁多,且分散。初学者很难将这些凌乱的知识点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大部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范围内,想要准确全面的掌握课本上零散的知识点还是较难的。
        (3)实验性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做实验也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4)与生活紧密联系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酱油、喝的酒还有化肥、农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等。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生活处处显化学。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灌输式教学
        目前来说,许多化学教师依旧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沿用以前那种单一死板、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和理解知识,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不重视实验课的教学,缺少专业实验员
        化学的教学特点既有与其他学科相似的地方,同时还存在教师演示环节和学生实验操作的环节。由于开展化学实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配备专门的实验员老师,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人身安全的问题,所以许多学校都没有开展化学实验课,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让学生做过一次实验。这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形成良好动手能力的。
        (3)教师只喜欢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现在的教师普遍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忽视了学习成绩靠后的那部分学生,这种做法只会让其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的方法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既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需要积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因为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的高低。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连给自己授课的老师都不喜欢的话,怎么会认真去听他的课呢?反过来,当这个学生很喜欢他的任课老师,他就会认真听讲老师的课,积极配合老师,课堂学习效率一定不会差。因此教师要学会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找出学生的闪光之处进行表扬,一定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人们追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学生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学生很容易被各种化学现象所吸引,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好奇心,给学生演示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比如说给学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教师先不要急着讲新课,可以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白磷起火、大象牙膏、烧不坏的手帕、以及家庭灭火等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魅力,从而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只要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学起化学来也会更加地轻松愉快,自然学的也会更好,有助于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3)组建学习小组,重视课堂小测的作用
        课堂小测其实也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小测重在打好学生的基础,其目的就是尽量将当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小测的作用。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需要在班内建立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四到六人为宜,而且每个小组至少要有一位成绩比较良好的同学在内。建立起学习小组后,教师每次讲新课时都要带上提前准备好的课堂测试题,课堂测试题以该节课授课内容的基础题为主。而教师在授课时就要控制好授课时间,每次利用大概半节课的时间讲完新课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剩余的半节课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课堂测试题。测试完成后,教师需要当堂公布正确的答案,然后每个学习小组内部互相交换批阅,对于做错的题目,组内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的交由老师解决。而教师还需要做好就在查漏补缺的工作,了解学生对该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点拨,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测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
        (4)开展生活化教学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正是因为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生活实例都是可以运用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利用醋可以将水壶上的水垢除掉;铁制品上的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来避免铁锈的产生。 这些问题和生活实例,学生都是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回答的。教师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引起学生思考的同时,还能深刻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才会更乐于去把化学学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的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尝试。总之,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认真做好教学设计,用心去对待课堂教学,而且教师每上完一节课,也要及时地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相信你的课堂也会因此而变的活力四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