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生物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刘国志
[导读]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性的发展。为了适应新高考制度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且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环境
        刘国志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55100
        摘要:随着新高考制度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性的发展。为了适应新高考制度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且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环境,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生物技能,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适应新的高考制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中生物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新高考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新高考  生物  高中生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高考进行了改革,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科,并更加努力地进行学习。这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让教师重视学生的成长,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课堂知识,从而体现生物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新高考背景下构建生物课堂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为生物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一、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高考背景下开展生物有效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层,通过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为基础生,B层学生为提高生,C层学生为优等生。其次,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要求。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分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讨,以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为了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于是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层,首先对于A层学生来讲,主要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时不做补充和拓展,在教学孟德尔定律时,笔者给学生多做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基础知识。而对于B层学生,笔者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而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还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C层学生,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整合课程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实施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构建生物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分层教学,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整合教学资源,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主探究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笔者在网络中搜集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将光合作用的微课播放给学生观看,解决学习困难。再者,笔者在课件中将光合作用的动画进行了展示,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增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知。再如,在教学《细胞的分化和衰老》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个人从婴儿到死亡的视频,并让学生模仿人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多元化教学活动,并体会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最终喜欢上生物课堂。
        三、创新课后作业,与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相吻合
        在构建生物高效课堂时,除了上述教学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从作业入手,将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进行创新,让学生通过做作业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体现课后作业的价值和意义。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注意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来设计作业,以此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个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课之前,笔者结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给学生布置了制作细胞膜模型的预习作业,并运用模型演示物质在细胞膜中进出的过程,这一预习作业的完成使得学生对物质跨膜的运输过程更加清晰,深入理解其本质,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再如,在学完《人类遗传病》这一课时,笔者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调查这一作业,让学生搜集社区中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并统计相关的人数,以此验证生物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这一作业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高考的实施必然产生新的挑战,作为生物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整合课程资源,并活化教学活动,以此探索出适合新高考的教学途径,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生物学习方法,从而在生物课堂中发展自身的生物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杜超. 高考改革对中学生物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邹兆芃.从新高考视角下分析高中生物的未来考场舞台[J].考试周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