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因素 寇存辉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寇存辉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设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建筑垃圾,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就会对环境以及空气质量带来污染,因此近些年来,在建设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铁东北路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北辰区  3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设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建筑垃圾,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就会对环境以及空气质量带来污染,因此近些年来,在建设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来说,其指的就是对项目规划以及建设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以及评估,同时可以针对这些影响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也能够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因素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工业发展迅猛,带动经济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国家非常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也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文件,包括《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主要是依据以上条例文件来进行判断和验收,这也与后续的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直接相关,但是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过程中发现,环境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亟待解决,因此国家十分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与研究。目前环境风险评价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着重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详述,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等技术人员借鉴参考,加强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
        1建设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当前在建设项目时,进行相应的环境评估分析,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保护周边的环境不受,或者减少对其的影响。例如对于周边环境中的住宅区、风景、水源地等等地点,进行相应的保护尽可能减少,甚至不对其产生影响。并且相关部门还需要对于所建设的项目提供相应的材料,比如项目的性质,项目的规模,项目和厂界的距离等等,便于之后的检测分析工作。目前在项目建设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是依照相应的指标完成结果分析,确定该项目在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况,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对于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使之后在项目建设中,如何保障环境不受损害有明确的工作方向,进而减少由于盲目建设,而导致施工现场周边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其中建设项目的概况主要有以下内容:建设项目的名称、项目的性质,施工现场具体地点,以及施工现场和周边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周边关系是指,项目建设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之中敏感点的数量,以及其可能对于周边环境出现的破坏程度。这些都是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所应该考虑的内容,进行分析后,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更好地防止其对于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损害,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因素的预防措施
        2.1工程分析的完整性
        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之中基础的一项便是工程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环境风险评估同时也是工程分析的延续以及渗土,因此需要将工程分析与环境风险评估进行有机结合。就当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可知,其对于生产过程之中所涉及的物质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例如原材料、中间产品、燃料以及最终产品等等,都需要进行理化性质、毒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其事故性有所了解。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包含生产装置、储运系统以及公用工程系统和环保设施等。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在该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以及深入的环境风险评价,之后再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所得出的结果,对于工程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以及完善。
        2.2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为工程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为此,有必要强化施工现场人员自身技能和素质。

在建设项目中,工作人员为直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工程的建造人员,所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会直接受到工作人员的水平影响。故此,我们要对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加以重视:①严控人员选择,通过严格审查的方式筛选人员,保证所选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基础知识。②需要定期为这部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从而确保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③安全管理者要在施工现场将安全管理的知识向每位施工者灌输,从而使其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进而为工程项目更好的建设提供保障。
        2.3开放环境监测市场,减轻环境监测部门服务性监测压力
        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初期阶段中,由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不是环境保护部门来开展的,而是环境保护部门下属的二级单位进行操作的。由于传统发展观念的问题,使得环评与监测工作始终处于环境保护部门的内部消化中,随着环保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委托性监测和指令性监测量大幅增加,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凸显出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不断地深化,但是环境监测市场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究阶段,一方面环保监管机构下属的监测站承接了大量的环境质量监测以及污染源监测任务,其本身的工作就已经非常复杂,对于服务性质的监测工作无法给予更多的重视。另一方面在监测方案前期的审核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和规范,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够高,从而使双方的监测矛盾更加突出。所以,结合时代发展影响,开放环境监测市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手段。
        2.4公众参与要有针对性
        许多公众不愿意参与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风险报告书的编制,是因为公众不够了解,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无论是社会资源还是专业知识技能都不够充分。因此想要公众积极地参与其中,政府要主动提供全面的环境风险信息,尽量满足公众的合理诉求。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环境风险信息的透明公开,让公众掌握一定的环境风险知情权,这样有利于公众积极地参与到环境风险的自我防范与社会监督中去。
        2.5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环境问题是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各方面意见及其采纳情况,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合法性,即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以及暂行办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能源政策,区域、流域规划和总体规划以及清洁生产等环保标准。
        结语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估文件中,国家要求对重点建设项目存在的易燃易爆或者是有毒有害物质,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不可敷衍马虎,每一条措施都要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的编制与审核,要对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编制人员要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切不可因小失大,走马观花。审查专家也要把好环境风险防范的关口,在拟定相关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一些技术规范时,要更加科学严谨,在保证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同时,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甘欣欣,刘瓒,褚成浩.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104.
        [2]叶虹.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145-146.
        [3]江雅丽,程言君,岳冰.浅谈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3:3016-3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