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面前旗更红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黄淑宁 李青 刘新敏
[导读]
        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30096
        在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一个停产了近4年的大集体口罩厂,72小时恢复生产,在短时间内重新焕发生机,实现日产量从0到10万片的突破。下面便与大家分享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赣州冶金研究所共产党员的“抗疫”故事:“大考”面前旗更红!
        一、疫情“大考”,临危受命
        当全国上下迅速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紧急部署,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时候,面对口罩极度紧缺、一片难求的状况,江钨集团党委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决定启动赣研所安防厂口罩生产。
        可是,当时的安防厂车间破旧,设备老化,原有生产工人都已退休,加之疫情封闭管控,招不到工人,采购不到原材料和设备零配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复工复产,重重困难可想而知。
        二、直面险重,攻坚克难
        在接到江钨集团指令的当天,赣研所党委书记管建红火速赶到安防厂研究部署工作。这天是大年三十,安防厂复工复产临时党支部迅速成立,他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组织党员攻克原料供应、设备检修、人员组织三大难题。
        共产党员苑栋,接到牵头负责现场工作任务后,顾不上还在坐月子的妻子和未满月的幼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当天就住进了安防厂,接下来的60多天从未回过家。为了解决原料问题,他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收集到全国近100家原料厂商信息,连续通宵一家家打电话,终于找到了3家源头厂商愿意供应原料。第一批5吨原料运抵赣州后,他带领5名党员突击队员,硬是手搬肩扛了近10个小时,才得以保障生产口罩的原料需求。
        原料解决了,可是设备却无法运转。共产党员欧阳健强发挥专业特长,快速找到症结所在。他寻遍整个设备市场,克服商户停业困难,辗转找到关键替换设备,垫资购买并安装调试,不顾搬运设备扭伤腰部的疼痛,仍坚守在岗位上。经过72小时连续作业,口罩生产线终于修复到可正常生产的状态。
        疫情逢春节假期,招不到操作工是一大难题。在这种困境下,党员突击队员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自发赶到安防厂,迅速变身为生产工人,开足马力三班倒生产口罩。临时党支部坚持每天在生产一线督战十几个小时,产量由复工时的每天0片迅速破纪录到9000片。
        三、自我突破,勇攀高峰
        在完成口罩老线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日益严峻的防控形势给赣研所提出新的任务。

疫情期间,省国资委对省属国企全面调度,集结国资力量,下达了“江钨集团尽快建成日产10万片口罩生产线”的艰巨任务。赣研所党委立即部署,迅速组建项目组。临时党支部发动全体党员冲向一线。项目组成员一半以上是党员,他们个个主动认领任务,包干负责。
        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口罩机供不应求,生产商加价不说还优先供应当地,连续一周设备刚生产出来甚至没有调试就被抢走。“不能再等了!”管建红带着两名党员直接住进了厂家的会议室,带着降压药开展“抢机”大战。经过不断争取和努力,终于抢到一台全自动口罩制造机。
        在共产党员的带头奉献和艰辛努力下,口罩新线迅速建成,达到日产量10万片目标。生产线顺利通过医疗GMP认证,产品获得国际权威机构出口认证,圆满完成了战时状态上级组织交给的重任,为疫情防控贡献了江钨力量。
        四、成效显著,彰显党旗更红
        正是有党组织的保驾护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江钨集团56000余名员工及家属无一例确诊、无一例疑似,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并为全省58家单位提供了300余万片口罩供应保障。
        成绩取得不是偶然的,“大考”答卷背后正是江钨党建“三突出”的生动体现:
        首先,平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是基础。
        赣研所党委坚持把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树牢党性意识,始终做到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其次,“战”时,突出党组织坚强领导,组织有力是关键。
        面对这次疫情大考,赣研所党委组织有力,各党支部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临时党支部统筹协调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三,危急时,突出党员担当作为,发挥作用是重点。
        赣研所党委班子全员率先垂范,连续三个月没有休息。全体党员参与疫情防控、支援口罩生产,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站得出、冲得上,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的誓言,彰显了对党的忠诚!
        面对“大考”,江钨赣研所党员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创造了从0到10万片口罩生产的成功事例,验证了“越是危急时刻,越要彰显国企的责任,越要体现党员的担当。”这正是“大考”面前旗更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