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新媒体环境就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体技术形式,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全新体验。运用在汉语言文学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资料整理。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与出路,以供参阅。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言文学;发展
引言
新的时期,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同时也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它也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授课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一直在创新中寻求发展。汉语言文学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解决汉语言文学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每一位国人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1当前网络环境下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困境
1.1网络流行语的出现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多便利。许多新鲜事物也涌现出来,所以,在网络中出现许多网络流行,并且迅速掀起一股热潮。比如,前几年网络中的“木马”“么么哒”,最近流行的“集美”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喜爱。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使得汉语言文学受到影响。经过对语言的重新组装,经常会对未成年、学生以及老年人产生影响,这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而言会产生一定制约。
1.2汉语言文学教学知识脱离了现实实际生活
众所周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下的学生,新媒体时代下,汉语言文学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汉语言思维习惯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多媒体的影响。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导与继承,重在“之乎者也”的理解与学习上,与现实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学生不能学习到生活技能与生活技巧。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汉语言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加强互动交流与沟通,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与习惯。同时要注重于实际生活接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过于迎合读者,以题目博得眼球
新媒体主要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进行传播与交流,充分利用读者的碎片化时间,为了追求高点击量与阅读量,很多新媒体文章主要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以新奇的题目博得他们的眼球。例如“那些用命还钱的年轻人,换着换着就死了”,“为什么你读了很多书却没有用?”“这是一部包治百病的电影”等等。阅读者是新媒体阅读保持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促进读者的阅读,新媒体中很多文章无论是题目还是内容都紧密贴合读者的需求。而经过历史沉淀的优秀文学著作却被人抛之脑后,大多数人阅读只关注流行的网络言情小说或者娱乐热点新闻。
2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策略
2.1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正确解读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事件,而每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能让语言文字进行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国民、甚至是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国文字语言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201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最热门的词——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或国际场合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词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说明全国人民都认同且坚定贯彻这一理念,加上互联网广泛传播的优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也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关注。因此,在汉语言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具有分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坚守住自己的底线,继而守护住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
2.2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深刻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技术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与教学方式转变,帮助学生建立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结构,有助于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平台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对学生学习需求也能尽可能的满足,有助学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学习潜能的开发。这也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校园局域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文化氛围,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3提高主观能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能脱离网络平台的影响。我们身为高中生应该学习正确的使用网络平台,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学们应该利用汉语言文学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个性化的汉语言文学辅助、知识讲解、文学扩充等,形成汉语言文学知识框架。
2.4文学既要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
文学创作是源于生活,需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精华,反映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但同时也应该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不仅仅要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需要真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味地迎合读者的需求,会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学作品需要与读者产生交流与共鸣,但同时也应该忠于社会现实,不能过分曲解事实。文学创作是在生活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加工,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生活与文学是息息相关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日常工作中都需要文学的创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不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很大帮助。新媒体时代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辩证的看待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改变,积极的调整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是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凯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及策略[J].青年文学家.2020(08).
[2]李勇.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长江丛刊.2019(34).
[3]木太力甫•吾甫.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散文百家.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