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适应体育教学活动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陈力群
[导读] 适应体育活动设计首先需考虑特殊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弹性调整体能活动的各种元素,发展多元形式的活动形态
        陈力群  
        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  福建省福清市   350300
        【摘要】:适应体育活动设计首先需考虑特殊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弹性调整体能活动的各种元素,发展多元形式的活动形态,使特殊学生能顺利参与体育课程[1],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身心满足的需求。本文整理了几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经验,和适应体育活动设计的相关理念,并同时结合特教与体育等相关领域的观点,简要说明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适应体育活动设计,提供给有兴趣的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字】:适应体育   智力障碍学生  教学活动设计
前言
        根据美国健康体育及运动休闲协会于1974年定义,适应体育是一种具有变化性,且能发展体能的活动、游戏、运动、计划;他能适合身心障碍者的兴趣、能力和限制…适应体育也被解释为一种方法[2];综合来说,适应体育活动设计首先需考量特殊学生的个别差异,弹性调整体能活动进行的各种元素,发展出多元形式的活动形态,使特殊学生能顺利参与体育课程,在参与过程中达到身心需求的满足。在特殊教育学校这几年,深深的感受到特殊教育学生除了认知上的困难外,在动作能力上受限也非常多,使得体育课堂中体育活动的开展变成一大挑战。在体育课堂中运用适应体育开展体育活动,在引发特殊教育学生对课堂兴趣的同时达到身体活动的目的,这就体现了适应体育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重要性。因此我整理了这几年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经验并结合特教与体育等相关领域观点,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的适应体育活动设计经验进行整理,提供给有兴趣的教师共同探讨。
一、适应体育课堂活动设计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的适应体育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班级学生的组成形态和特征。我教授的班级为混合班级,全班共有15名学生,其中有7名自闭症学生,4名智力障碍,4名为多重障碍。自闭症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身体活动量相对较少,课程内容,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会对其身体活动强度产生影响;然而在面对自闭症学生进行一般体育教学时,自闭症学生的分心和冲动行为、社会行为以及情绪调节的困难等情况,都会成为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在体育课堂要想顺利的进行体育教学实属不易,这就更加彰显了适应体育课程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而智能障碍学生和同龄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身体活动量也较少,智能障碍学生除了心肺功能与肌肉功能比同龄学生差之外,还伴随着肥胖的情形,国内研究指出智能障碍学生在柔软度、肌耐力和心肺耐力上都比一般学生差,是属于需要加强的等级;国外研究也一致的指出智能障碍儿童在肌肉强度、耐力、敏捷度、平衡感、跑步速度、柔软度与反应时间等各项得分均低于一般学生。透过适当的适应体育教学,对于智能障碍学生健康体适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而通过适应体育和课余时间的合理规划则可以大幅度提升智能障碍学生的身体活动机会,从而达到合适的身体活动指标。而对于大对数重度或者多重障碍的学生而言,通常因为不适合、没帮助、不安全等因素,被排除在体育课堂之外,然而通过IEP团队成员包括班主任、科任教师、康复教师、体育教师、父母等成员之间的合作,还是可以让重度或多重障碍的学生安全、成功地融入体育课堂之中。因此为了提升特殊教育学生身心障碍学生的身体活动量,适应体育活动的设计格外重要。
        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类型及个别化差异,以体育教学的动作教学做为活动设计基础,通过播放音乐增加动作练习的趣味性,在结构化的流程安排中,穿插运动游戏增加变化性达到多元体验与挑战的目标,形成适合用于特殊教育学生的适应体育活动设计。以下针对上述适应体育活动设计的实施进行说明。


(三)以结构化的活动流程设计,通过熟悉感增加特殊学生的稳定性
        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之中有多名学生是自闭症,个性固执且缺乏弹性。以结构化活动来呈现教学内容,对自闭症学生和其他认知困难的学生而言,会使他们更加熟悉课堂教学。通过让特殊学生学习相对固定的活动流程,也可以使他们更加稳定的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学习。
        因此,在我们活动内容的实施上,除了固定的教师外,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尽量采用结构化的教学流程,固定每次的基本动作次数和音乐搭配,其流程依次为打招呼、上下肢伸展热身运动、平衡协调运动、运动游戏时间、兔子跳运动、魔法操移动运动,以及最后的道别活动。
(四)在规律的结构中添加具有变化性的元素,形成挑战
        在上述结构化的教学活动中,依循着固定的顺序和流程,包含动作内容与搭配音乐均和每次课堂教学时间一致。在活动设计中归类为反复课程;而在学习活动中段另外特别安排(运动游戏时间)为变化课程,指在规律的结构中,增加具有变化性的元素,随着每周课堂活动进行,安排一系列不同的体育游戏活动,期望在固定结构流程中,增加多元刺激体验与社会互动机会。在活动设计中,所安排运动游戏活动,其安排时间刻意穿插在一连串基本动作中段,主要用意在利用活动形态的改变,调节特殊学生的体力。在本活动设计中,主要规划有兔子找萝卜、天才小钓手、命中目标、、、等等共十项不同的运动游戏。
二、适应体育课堂活动设计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一)活动设计内容结构化是稳定也是限制
        为使提升教学效果以及稳定特殊学生的情绪等因素,课程实施流程设计以结构化实施,并固定主要教学者的角色,但实际实施发现有诸多因素可能影响结构化,此时稳定的结构化反而可能成为教学活动进行上的限制。例如;教师身体不适,跟换教师,跟换的教师不熟悉结构化教学的内容结构,则可能需要暂停实施,改用其他内容替代。又或者学生迟到等,则可能造成结构化流程时间上的变化,需要主教教师灵活应变。
        上述情况建议实施教学活动时,以教学团队进行,共同熟悉教学流程,也可轮流担任主教教师,在人员上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此外,结构化流程安排不要过于紧凑,应该预留转化的时间,避免发生突发状况,确保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运动游戏时间的活动设计形态以合作模式和竞争模式为主
        起初为了提升活动趣味性,将运动游戏阶段的教学活动以竞争模式进行,但发现部分特殊学生容易过于兴奋从而表现出冲动的行为,而部分缺乏竞争概念的特殊学生,则缺乏积极性,表现出比较被动的情形。因此建议将运动游戏活动形式改为合作模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特殊学生的情绪稳定之外,也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目标,同时达到动作练习与团结协作的效果。
(三)运动游戏时间的活动设计内容要考虑多种元素
        在本次活动设计中的运动游戏时间的项目每次课堂都会更新项目,以每周一个项目计算,共设计十个项目,实施时间为十周。因此,在实际实施的部分,除了依据学生能力需求之外,还要考量实施周数来进行项目的规划,也可充分运用学校可使用的体育运动器材,搭配相关体育学习目标,或者参照学校的体育教学特色,进行内容调整,都能使此部分的活动更加多元丰富。
三、结语
本文针对特殊教育学校适应体育活动设计以及实际实施浅谈个人经验,为寻求适应体育教学方法及策略的教师提供参考。希望通过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们共同努力下,进而推动适应体育的发展,使特殊教育的学生在舒适且快乐的环境下体验运动课堂,享受运动人生。
参考文献
[1]杨慧,我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适应性体育的发展与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8(15):3-3.
[2]金梅,从《世界残疾报告》看我国适应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5):83-87.
【作者简介】陈力群,1992.11.30,男,汉,福建省 福清市,本科,专技11级,特殊教育,体育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